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90字。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
  杜  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①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②倚杖看牛斗③,银汉遥应接凤城④。
  注:①双杵:古人捣衣,二女子相对而立,各执一杵以捣之,故云“双杵”。②步檐:走廊。③“牛斗”即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④凤城:指长安。
  3.这首诗的开头“露下天高秋水清”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赏析。
  二、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进一步劝说朋友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       。”
  (2)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人才,而是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世有伯乐,       。         ,       。”
  三、选择题
  6.下面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疏,从“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角度来分析阐明逐客之害,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文章劝谏角度巧妙,站位高远,其中体现的培养人才、立德树人等政治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B.《说“木叶”》开篇旁征博引,凸显“木叶”为诗人们所钟爱的形象;进而阐述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含有落叶的因素,二是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C.魏征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犯颜直谏。《谏太宗十思疏》以劝谏太宗“十思”为主要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D.《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演讲,语言通俗明快;他们所讲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语调庄重,充满力量。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