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60字。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3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同步练习
1. 阅读《读书:目的和前提》,摘录作者所认为的读书的目的和前提。
(1) 读书的目的:
(2) 读书的前提:
2. 查找《读书:目的和前提》的写作背景,完成填空。
黑塞, 作家、诗人。1946 年获 。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等。
《荒原狼》是一部充满狂暴幻想、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小说,带有一定的自传体色彩。黑塞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梦幻形式,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个中年欧洲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使其成为 20 世纪西方小说的经典之作。
3. 以下句子摘自《读书:目的和前提》,请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能积累某些知识,□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3) 这个德国人□□精通中文,□精通德文,□亲身体验到了中国精神对于今日欧洲的意义。
(4) □□说印度在禁欲和僧侣式的弃绝尘世方面已臻佳境,令人感动,□□,古代中国在精神修养方面创造的奇迹也毫不逊色。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互敌对和矛盾,□□相反相成,各得其所。
(5)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4. 阅读下面黑塞的名言,选择其中一句,写下简短的感想。
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
多么奇妙,当你雾中漫步!生命与孤独何殊,人人互不相识。个个同样孤独。
人类已改变了,因而生活变得困难,几乎所有年轻人都进城工作去了;在夏夜的门前台阶上或冬夜的炉边,家人团聚的景象不复再见,人们不再有闲暇的时间,年轻人也几乎无法说出森林里各种花或蝴蝶的名字。
5. 阅读《上图书馆》,梳理文章的叙述顺序。
6.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下面问题。
读书:目的和前提(节选)
黑塞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从而使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