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80字。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巅 致云雀
  同步练习
  1. 熟悉背景知识,回答问题。
  1919 年,“五四”运动的伟大狂潮席卷华夏大地,“五四”精神正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诗歌,作为“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成为当时年轻人宣泄、抒发情感的“载体”。一大批文学青年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放开喉咙充当号角,为祖国,为民族,为艺术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呼号。郭沫若就是其中一位“放号”的年轻诗人。
  大声朗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解释“地球边上”“放号”在诗中的含义。
  2. 熟读《红烛》全诗,按照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用“//”给下面的诗句分段。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3. 朗读《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用原文词句,完成填空。
  (1)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    ”一句,突出了“我”面对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的惊讶与敬畏之情。
  (2)  《峨日朵雪峰之侧》写小蜘蛛时用“    ”与“    ”两个词将辉煌壮丽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
  (3)  《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雀比作诗人深闺中的少女、“    ”“    ”等,从而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4. 知识拓展。
  现代诗歌,又称“    ”,其诞生经历了这样的历程:1917 年,《    》杂志刊登胡适的《白话诗八首》,标志着现代诗歌正式诞生;1920 年,胡适的《    》出版,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1921 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它是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代表诗人有    等。
  5. 诵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成下列小题。
  (1)  反复朗诵全诗,体会其意境和韵律,并给诗歌分三层,用“//”表示,概括每层的大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睛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919 年 9、10 月间作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  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力”的含义的。
  6. 在反复诵读《红烛》基础上,完成下列问题。
  (1)  诗歌《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序诗”,也是我们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起点。从全诗看,诗人主要抓住了红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