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80字。
《无衣》《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小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注」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药:芍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从侧面体现了王昌龄的清高。
B.颔联中的“犹为君”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有情,使环境于清幽静谧中增添了一份温馨。
C.第七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辞去俗务、归隐山林的愿望,同时还暗含着对王昌龄隐居生活的赞赏和羡慕。
D.最后一句不仅通过鸾鹤纷飞再现了“西山”的美好景色,而且承接前一句,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阅读诗歌“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回答问题。
2.“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一诗段描写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刻画了他们怎样的内心情感?
4.下列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伤离别的景物、处所。
B.“徘徊”一词将月儿拟人化,仿佛月儿对思妇怀着无限的怜悯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做伴。
C.“卷不去”和“拂还来”写了思妇在家辛苦劳作,不得休息,禁不住对在外漂泊的游子暗生埋怨。
D.鱼龙、鸿雁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练习。
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
5.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6.诗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表达这一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