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70字。
2023.10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应用(共15分)
1.(8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g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缘 故
劲 儿
引háng 高歌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
A.粽叶飘香
B.光辉历程
C.绿水青山
D.面向未来
(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
A.葡萄美酒夜光杯
B.谁家玉笛暗飞声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五十弦翻塞外声
(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 (又名(《西行漫记》),选文中的“我”指的是 (人名)。选文中“他们” 的美好品质尤为突出。
2.(7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2)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使至塞上》中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的千古名句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
二、阅读(45分)
3.(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略无阙处
②虽乘奔御风
③属引凄异
④哀转久绝
(2)《三峡》一文历来被视为描绘三峡奇观的名篇佳作,既然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应该写水,选文为什么从山写起?(3分)
(3)作者笔下的三峡,随着变换而奇境迭出。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你最喜欢三峡哪一个季节的景色?(4分)
(4)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精彩之笔描绘三峡景色,融情于景,有声有色,险峻中不乏清明秀丽,情趣中又含肃杀凄冷。在情景交融中以渔子的悲歌作结,这样设计文章结尾有什么好处?(3分)
4.(4分)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某①启:仆②四居东坡③,作陂④甲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轼《与章子厚》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