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3440字。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部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即不仅能使一群人——不管是批评家、教授、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还是公共汽车售票员或者酒吧侍者——感兴趣,而且具有较普遍的人性,对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主题还应该能引起持久的兴趣,一个选择只有一时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的小说家,是个浅薄的小说家,因为一旦人们对这样的题材失去兴趣,他的小说也就像上星期的报纸一样不值一读了。
作者讲述的故事应该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故事应该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结尾必须是开端的自然结局。情节要具有可能性,不仅仅要有利于主题发展,还应该是由故事自然产生的。
小说中的人物要有个性,他们的行为应该缘于他们的性格,决不能让读者议论说:“某某人是决不会干那种事的。”相反,要读者不得不承认:“某某人那样做,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要是人物又很有趣,那就更好。福楼拜的《感情教育》虽然受到许多著名批评家的高度称赞,但是他选择的主人公却是个没有个性、没有生气、也没有任何特点的人,以至他的所作所为以及在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无法使人产生兴趣。结果,虽然小说中有许多出色之处,但整部小说还是难以卒读。
为什么我认为人物必须具有个性。因为要求小说家创造出完全新型的人物,是强人所难,小说家使用的材料是人性,虽然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人性千变万化,但也不是无限的,人们创作小说、故事、戏剧、史诗已有几千年历史,一个小说家能够创造出一种新型人物的机会,可说微乎其微,回顾整个小说史,我所能想到的唯一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就是堂•吉诃德。然而,即便是他,我还是毫不惊讶地听说,有个知识渊博的批评家已为他找到一个古老的祖先。因此,只要一个小说家能通过个性来观察他的人物,只要他的人物个性鲜明,而且鲜明到足以让人错以为他是一种独创的人物,那么这个小说家就已经是很成功了。
——英国毛姆《什么是好小说》
材料二:
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好小说。最起码的,好小说必须要讲好一个故事。这中间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故事要好,二是故事要讲得好。当然,有些作家觉得小说应该淡化故事,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探索,有淡化故事和去故事的潮流。任何探索都是有意义的,但探索有成败之别。所谓小说淡化故事的尝试显然不是成功的做法,那批作家要么回归到讲故事
1.下列有关“好小说”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三则材料来看,要写出一部好的小说,需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题材选择等方面下功夫,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的艺术效果。
B.材料一认为好的小说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所有人的兴趣并关涉较普遍的人性,否则就会像报纸一样成为时效性很短的读物。
C.材料二认为好小说要成为经典还需要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能量,能给人类提供思想积累,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这样的经典。
D.材料三认为好小说要通过情节“突变”“对转”,创造出“第二环境”,以打破“人格面具”,揭示出人物深层心理奥秘。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故事情节应该具有可能性,而且无论从人物性格形成还是主题的产生、发展角度来看都是合情合理且有条有理的。
B.小说中的人物必须富有个性,如果不能塑造出有个性特点、有生气的人物,即使这篇小说有很多优点,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
C.小说家以人性为材料,虽然人性在环境中的变化是有限的,但他不能只创造个性化人物,还应努力创造出完全新型的人物。
D.好小说应该具有能引发各类人群读者长久兴趣的主题、合情合理的故事、个性鲜明而有趣的人物等特征。
3.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次从讲好故事、塑造成语力量的人物、提供思想能量三方面展开论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B.材料三先解释“突变”“对转”两个核心概念,然后从情节功能角度论述小说情节设置“突变”“对转”的目的意义,论述集中,不枝不蔓。
C.材料二多处运用举例论证,而且选例典型,增强了说服力,如“林妹妹”的例子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具有成语力量”的人物。
D.材料三层层递进,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论证结构。在论述时特别注重概念的阐释,使说理更严谨,更透彻。
4.材料二例举了“林妹妹”“阿Q”两个例子来论述具有“成语般功能”“成语力量”的小说人物,请从学过的小说中再举两例,并作具体解释。(4分)
5.某同学想在暑假创作一篇小说,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就故事情节设置方面给他提几点建议。(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桥边①
【德】海因里希•伯尔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象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