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060字。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2006年,哈佛大学凯斯•桑斯坦教授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人类社会存在一种“信息茧房”现象。他认为在信息传播中人们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只会注意选择想要的信息,久而久之接触的信息就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窄,就像蚕吐出来的丝一样,细细密密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最终像一个蚕宝宝一样被桎梏在“信息茧房”内,失去对其他不同事物的了解能力和接触机会。
当时,他的这一观点还只是作为一种推论和预测,但随着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信息茧房”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的身边。当今时代,各种信息海量爆发,特别是网络信息极为丰富,可谓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接受信息的自由度空前提高,琳琅满目的信息产品,可以随意选择;推送信息的针对性大大增强,你关注过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网络智能系统会跟踪计算、源源不断地为你推送相关信息;观点看法的分众性明显增强,对同一件事的讨论跟帖热闹非凡,常常两极对立,互怼互讥;阅读信息的时效性矛盾更为突出,想看的东西太多、浏览的信息太杂,虽然上网时间不少,还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想看的没看够。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极为便捷,学知识长本领有了更好的条件。任何一个普通人无需花费太多力气和成本,轻轻点击手机屏幕就能召唤出包罗万象的信息和知识,通过与网友的交流互动即可对许多问题释疑解惑和深化认识。
但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自我,陷入“信息茧房”营造的环境中。一些人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智能系统投其所好,不断集中推送同质化单一信息,使其沉迷于个人满足中不能自拔,结果导致对其他信息完全无感或无暇顾及,自觉地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狭小圈子里的同质化信息互动,又极易强化其兴趣爱好和观点看法,对某些事情、某种观念产生执着和偏执,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压缩了与其他人沟通的可能,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知。渐渐地,他们便使自己陷于信息蚕茧的包围圈里,既冲不出去,外面的世界也走不进来,进而与现实逐步脱节,甚至远离集体、疏离社会。
怎样避免“信息茧房”现象并防范其伤害?一是要掌握接受信息的主动权,防止被智能推送系统控制。现在的一些网络平台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作支撑,专拣你曾关注的、爱看的、喜欢的信息推送,既是帮助你、成全你,也是在诱惑你、封闭你。一定要认清这种智能推送的两重性,上网获取信息要有明确目的,不能完全被网络推送的信息牵着鼻子走。要相信“自己的脑袋比电脑好使”“人比机器人聪明”,要带着自己的头脑和个人的主见从网上获取信息,不要变成被机器控制的“机器人”。二是要多渠道接受多方面信息,防止信息的单一性片面性。现在各种信息满天飞,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微信微信,只能“微”信,不能真信全信。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满屏幕见到的都是自己爱看的、对自己胃口的,沉迷和偏见怕是在所难免。只有广涉多种渠道各种信息,拒绝做“信息偏食者”,特别是多从主流媒体平台获取和印证信息,才能防止偏听偏信、受骗上当。三是加强人际直接交流接触,防止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虚拟世界很精彩,但不宜一味沉湎其中。现实世界很复杂,但这才是真实的立身之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相处和沟通,是相互了解、传递信息、分辨真假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能因为有了手机微信朋友圈,就排除或不看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四是积极参加团队集体活动,防止思想感情离群独处。参加团队集体活动,是相互学习、交流信息的过程,可以丰富见识和情感,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克服“信息茧房”现象导致的片面和局限。
(摘编吴昌德《信息传播中的“信息茧房”》,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凯斯认为,人们在信息传播中只注意自己想要的信息,最终会失去对其他不同事物的了解能力和接触机会。
B.网络信息极为丰富,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学知识长本领的便捷,另一方面使得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自我。
C.一些人一旦陷入“信息茧房”之中,将沉迷于个人满足中不能自拔,最终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知。
D.人们积极参加团队集体活动,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可以避免“信息茧房”现象导致的片面和局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B.“同质化单一信息”是指当今时代,网络智能系统根据个人兴趣,不断集中地向个人推送的关注过或者感兴趣的信息。
C.“自己的脑袋比电脑好使”,意思是不能全盘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信息,因为它们很有可能是大数据、云计算得出的偏好性极强的内容。
D.从“信息茧房”的弊端看,要突破狭小同质化信息的圈子,需主动、多渠道接受信息,加强人际直接交流接触,积极参加集体生活。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麻省理工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the Daily Me”(我的日报)的出现,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挑选他喜欢的主题和看法,甚至可以深化认知。
B.凯文•凯利说:“作为人类个体在信息浪潮中没有一张定位精确的航海图,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一定会迷失自我。”
C.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论”认为,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
D.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说,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的人会产生偏执的思维方式,最终可能对现实行为产生一定的极端影响。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4分)
5.“科技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我们该如何让科技赋能生活,使生活更美好,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①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