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30字。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即事感怀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东溪中作
岑参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注]。
[注]沧洲:此处用“沧洲”典故代指归隐。《全唐诗典故辞典》:“‘沧洲’原指水边,由于隐者往往中意于彼,后因以‘沧洲’代指隐士的居处,并常用以表现归隐之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景色优美如画,溪水清碧胜过绿草,从烂漫的山花下面潺潺流淌而过。
B.颔联承上,续写水中沙平能够洗足,溪水清浅无法行船流露出怜爱之情。
C.颈联叙事,朝朝暮暮清洗药材,年复一年溪边钓鱼,重复中不乏单调之意。
D.本诗语言不事雕琢,纯用白描手法,风格清丽俊逸,诗意盎然,耐人寻味。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②殊方:异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标题,描绘了夜已过半,城中爆竹声声,寒风过江的除夕之景。
B.诗人提到明亮的烛火,是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烘托出内心的孤寂。
C.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他的复杂心理和艰难的时事不无关系。
D.最后一句写烟雾轻柔而缥缈,描绘出诗人登上岳阳楼后看到的景象。
4.结合全诗,分析首联中诗人的“意未平”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依韵和永叔①同游上林院②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梅尧臣
去年君到见春迟,今日寻芳是夙期。
只道朱樱才弄蕊,及来幽圃已残枝。
飘英尚有游蜂恋,著子③唯应谷鸟知。
把酒聊能慰余景,乘欢不厌夕阳时。
【注】①永叔:欧阳修,字永叔,与梅尧臣交游三十载。②上林院:汉苑旧址,宋时已成寺院。③著子:结子,这里指果实。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与老友欧阳修春日游园赏景,欧阳修赋诗一首,诗人写此诗相和。
B.两人来到幽静的上林院,这里落英缤纷,游蜂上下飞舞,别有意境。
C.诗人在尾联中表示,一边把酒一边聊天,才能慰藉这即将逝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