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200字。

  高2025届2023-2024学年(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①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文质随着时代而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络文学由时代催生, 因时代兴旺,也随着时代变化。
  ②回想这些年来网络文学的创作发展,很多作品完结之后,很少有人会记住它说了什么,就算记住了也不会记得太久, 因为更多的、 类似的新书又出来了。就算是红极一时的书, 过后被提及的时候, 读者也只记得书名, 而遗忘了内容。那些被读者记住、视为经典,时不时被重温的作品, 则穿越了时光的河流,以各种方式延续着它的生命,永不过时,这就是精品的力量。
  ③不可否认, 网络文学创作因为更新量大、更新速度较快,部分作品在人物塑造、叙事逻辑、精神内核的表现上会显得比较薄弱,而恰恰这些要素就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想提升作品质量,打造精品,必须重视并加强这三方面在行文中的作用。
  ④我们经常会点评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网感”, 这种所谓的“网感”, 其实就是网络文学最突出的叙事优点和长处, 即“代入感”。故事情节带着读者往前走,让读者身临其境,与主角灵魂交融。读者在作品的世界里遨游,体验着主角的悲欢离合。很难想象,一个扁平化的、脸谱化的、虚妄的、没有真情实感的、处处透着“虚假”的主角, 能够顺利完成这一项代入任务。可以说, 一旦主角得不到读者的认可,这本书就已失败大半。
  ⑤人设立住了,还需要叙事逻辑的流畅和自洽。好的作品逻辑应该是能够自洽的,即使是在作者虚构出来的世界中, 它也应该是完整的、 能得到读者认可的。 它会让读者相信其存在的合理性, 从而获得沉浸式的阅读感,不会因为怀疑和不满,把读者从阅读中弹出去。否则,光是吐槽,就够读者受了,谁会花钱、花时间、花精力找罪受呢?
  ⑥再说到精神内核的表达,没有灵魂的作品是行尸走肉,不会被读者记住,更不会被市场记住。然而精神表达很需要技巧,如果生搬硬套喊口号,只会赶走读者。如同做菜,光有花架子而无真材实料, 不香不好吃,等待它的只有被撤走、被嫌弃的命运。纵观流传于世的所有文艺作品,包括诗词歌舞、音乐美术,无一不是以美动人, 以情感人。 它们不会喊口号, 它们只是如同花香、 月光、 晨雾、 春雨一般, 在我们观赏、聆听它的时刻,无声无息地将我们包围其中,浸入到我们的肌肤和灵魂中,让我们体会到它的美, 萌生出很多不同的感悟。这种穿透世俗和时光的力量, 无坚不摧, 网络文学创作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美感和实力。
  ⑦文艺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创作的道路是相通的, 无论传统文络文学,都需要创作者沉心静气,在时代的洪流中用眼睛和心灵去认真观察、体会、积累、分析、提炼生活,精心打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自洽的逻辑、优美激昂的精神内涵, 才能让作品具备“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和自己相似一面”的特质,从而和时代产生共鸣,打动读者, 留住读者, 流传于世。
  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 发挥所长, 创作经典, 立体形象地全方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时代赋予网络文学的使命和责任。唯有精品方能长久,每一位网络文学创作者都应该为此而努力。
  (摘编自意千重《精品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材料二:
  ①2020年9月,阅文集团与国家图书馆达成战略合作,阅文集团挂牌成为国家图书馆第二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包括《大国重工》《琅琊榜》《盗墓笔记》等100部各题材类型的优秀网文佳作被国家图书馆典藏。这标志着网络文学的历史化步入新阶段, 成为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②随着网络文学声势日益壮大, 网络作家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网络文学作品更新的数量大、速度快,那些在人物塑造、叙事逻辑、精神内核的表现上比较薄弱的作品会逐渐淹没在作品的洪流中。
  B. 好的作品,叙事逻辑完整而合理,能够给读者很强的代入感,让其身临其境,在流畅与自洽的叙事逻辑中,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
  C.《大国重工》《琅琊榜》《盗墓笔记》等佳作被国家图书馆典藏,是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开始,标志着网络文学历史化步入新阶段。
  D. 网络文学要行稳致远,需要有经典作品这样的压舱石,而要得到这样的压舱石,又需要有网络文学评奖评优等活动提供源头活水。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引用《文心雕龙•时序》之语,引出精品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突破口的观点。
  B. 材料一以花香、月光、晨雾等作比喻,生动表现了优秀文艺作品的润物无声的美感。
  C. 材料二提到的国家级课题基金的网络文学立项等活动,加速了网络文学经典化进程。
  D. 两则材料虽然内容并不相同,但都关注网络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都提出了具体策略。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3分)
  A. 互联网普及、电子阅读的媒介转换,使网络文学创作的门槛较低,很多人可以通过注册账号成为写手,实现其文学梦想。
  B. 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巨变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书写现实、表现生活,成为网文创作的重要主题。
  C. 一部好的网络文学作品,应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同时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D. 优秀的网络小说主角,应该有某种可以引发读者共鸣的特质,能抓住契机激发读者的情感燃点,使读者感到心灵满足。
  4.阅读材料一时,甲、乙两位同学发生了争执。甲同学认为第⑧段应删除,理由是第⑦段已对上文进行了总结, 文章结构已完整; 乙同学则持反对意见。请你代乙同学陈述反对理由。 (4分)
  5.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促进网络文学经典化有哪些途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克拉拉与太阳①(节选)
  【英】石黑一雄
  这时经理的声音再度响起,语调中有了某种刚才没有的东西。
  “不好意思, 小姐, 您该不是在寻找某个特别的AF吧? 某个您之前在这里见过的AF?”
  “是的, 太太。你们前一阵子还把她放在橱窗里的。她真的好可爱,真的好聪明,看上去就像法国人,知道吗?短发,颜色很深,全身的衣服也都是深色的,她还有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