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25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语文
班 级 姓 名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朱光潜说:“诗教就是美育。”这说法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其样态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已经发生巨变,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也与现代诗教曾强烈表达过的“无功利”的诉求一样。现代诗教提倡“纯诗”,极度强调形式、技艺的自足性,以抵制长期附加于诗歌之上的种种“外在”要求。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诗性”“诗意”,都不是诗歌“无功利”的浅表的代名词,也不是用于粉饰生活的缀物。实际上,“诗性”显示了一种独特的创造能力,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也不应被当作遁入“世外桃源”的托词,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正如朱光潜所言:“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
现代美育塑造“完人”的最终目标,也与现代诗教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之于“修身”绝非一般意义的怡情养性,而是全方位完善自我的绝佳途径。而现代诗教对人的诲示就不限于心智上,而更在于一种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所产生的创造力。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诗歌之美育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弥合“人心”,更具有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材料二:
音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语言穷尽之处,音乐可以表达,思维无法触及之处,音乐能够揭示心灵深处的情感。经典音乐是美的艺术,是对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赞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教之美育作用中的诗歌,主要指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已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与魅力,在美育上也就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了。
B. 本身的内涵与张力,让音乐不仅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成了人生最大的快乐与提升人低劣的本能和欲望的途径。
C. 材料一提到的古典诗歌,材料二援引的孔子听《韶乐》,这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中华民族有崇美尚美的悠久历史与优良传统。
D. 材料三中,王国维的“完全之人物”指的是在四育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的人,材料一中的“完人”指的是全方位完善自我,二者有相同之处。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告诉我们诗教在“无功利” 主张上与“完人”的最终目标上都具有了美育的意义与作用。
B. 显示独特创造能力的“诗性”与体现美与善协调的“诗意地栖居”并不能反映诗歌的“无功利”性。
C. 通过弹奏或者欣赏音乐,能够使人达到精神的和谐平衡,求得心灵的平和,所以音乐是美育的一部分。
D. 材料二从音乐的特性和能带来快乐、校正品行的作用上说明了它的美育性及学习它的必要性。
3. 下列各项中,属于古典诗歌美育教育的一项是
A. 《经典咏流传》以演艺圈人士或普通人为代表的经典传唱人,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B. 《中国诗词大会》以中华优秀诗词为内容,为营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比赛场面,节目还运用了舞蹈、动画、音乐等视听手段,来增加诗词的感染效果。
C. 《朗读者》这个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朗读经典,实现了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D. 在当代生活中,有的活动是需要古典诗歌来增加点典雅的文化仪式感的。如北方一大学图书馆馆庆,就组织人员发起了律诗唱和集会。
4. 材料一是怎样论证“诗教就是美育”的?请简要说明。
5. 王国维的“四育”里,现在的“五育”里,都有“美育”,请结合材料谈谈美育的重要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项,错在“在美育上也就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材料一中提到了“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B项,错在将音乐本身的内涵与张力,归结为音乐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的原因,人生最大的快乐与提升人低劣的本能和欲望的途径。根据材料二的表述,本身的内涵与张力成就了音乐的高贵。
D项,错在“材料一中的‘完人’指的是全方位完善自我,二者有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的表述“现代美育塑造‘完人’的最终目标,也与现代诗教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之于‘修身’绝非一般意义的怡情养性,而是全方位完善自我的绝佳途径。而现代诗教对人的诲示就不限于心智上,而更在于一种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所产生的创造力”,“完人”是现代美育塑造的最终目标。而“全方位完善自我”是古代诗歌对于“修身”的意义,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故选C。
二、(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播出的节目《黑鹰少年》在网络平台上收获9.5分的观众好评;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中的单元剧《热爱》也 大众对发展青少年足球的讨论。通过热血的故事,这些作品展现了当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风貌,将激昂、鼓舞、团结、超越的体育精神传扬给观众。
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胜负,也在于奋勇拼搏的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