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780字。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993年8月,《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的文章,对北京大学的传统文化研究作了系统的介绍和赞扬,文中提出国学本为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学问的一种称呼,而在1950年之后不再使用此名词,而随着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国学”一词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词”。虽然人们对此臧否不一,但“国学”一词的“复生”,体现出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不再情绪化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现代化的障碍,而是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看到了儒家文化圈所呈现的独特现代化的新模式,这对人们肯定中国要走一条立足于自身文化的发展道路也提供了思想资源。而在这样的情境下,汤一介积极参与国学研究的各种活动,介入国际国内的学术争论,展现出他借助学术功力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
  汤一介对传统价值的肯定,并非要排斥西方文化的价值,他曾经引用鲁迅的“拿来主义”说,我们不但要“拿来”,也要“送去”,即形成跨文化交流的交互滋养的局面。他多次撰文指出,我们要认真地汲取西方文化的东西和其他文化的东西。今后的文化发展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它不仅要解决你自己的问题,也应该考虑解决世界的问题才行。如果仅仅考虑自己,让自己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是没有前途的。
  不过,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并非是单向性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对话”。在国学热兴起的同时,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正横扫国际国内的学术界,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对此,汤一介撰写了《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汤一介事后回忆此事时说,在中国他是第一个发表文章批评“文明冲突论”的,基于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他认为不同文化可以和谐相处。
  亨廷顿的观点是基于他对世界文明发展历史的一种“经验式”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中,大多数的冲突都是基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差异而引发的。而汤一介在《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则认为亨廷顿的“经验事实”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历史事实。汤一介认为,中国历史上两次外来文化大输入的结果证明,由文化引起的冲突只是暂时的,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吸收与融合则是主导性的。
  汤一介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1世纪以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反思民族国家体系所包含的国内、国际的不同秩序逻辑,这本身构成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基因。一些中国学者主张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可以为我们建构新的更为公平的国际秩序提供价值支持。
  (摘编自《中国哲学的深度发掘者和当代思想的融会创新者
  ——汤一介哲学思想及其贡献研究》)
  材料二:
  记者:与自然科学等领域术语相比,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有何特殊性?
  黄友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述,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更能帮助外国人认识今天的中国。
  记者:翻译是术语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一词在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传统学问研究之际兴起,虽曾一度消失,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再度成为“热词”。
  B.“国学”的“复生”既体现出人们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转变,也为人们肯定中国要走立足于自身文化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思想资源。
  C.汤一介积极介入国际国内的学术争论,他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文化引起的冲突只是暂时的。
  D.跨文化之间的交流重要的是“对话”,因此在中国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中,译者只要准确理解传统文化就能找到对等表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并不相同。
  B.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如今已不合时宜,不能为当前中西方文化对话提供方法。
  C.汤一介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评述,影响了更多学者反思国与国之间冲突的问题。
  D.翻译是术语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字词对应字词的翻译并不能准确传达中华思想文化。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融通中外”的一项是(     )(3分)
  A.某社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艺术”特色文化进小区活动。
  B.《与非洲同行》大型纪录片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在全球同步推出。
  C.冬奥会开闭幕式传递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和平主题。
  D.近日上海万圣节狂欢夜活动引发关注和热议。
  4.“君子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现已成为跨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准则。请结合材料一中汤一介的研究观点对这句话加以分析。(6分)
  5.当代学者应如何推动中华思想文化的传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色诱惑
  戴玉祥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豫南。
  当时我在打短工。正是收麦插秧季节,我光着脊背,手攥镰刀,在割麦子。
  一位年轻后生走过来,走到我跟前,喊我声“大叔”,我才发现他。后生穿着天蓝色的褂子和裤子,都褪了色,但很干净;后生长得也干净,皮肤白白的,像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