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280字。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酒让权力神圣,酒让王朝辉煌,酒让天子自豪。历朝历代的皇帝王臣多数是爱酒饮酒的,酒文化是他们的最高礼仪。喝酒敬酒在夏商周乃至春秋都有一整套很严格的规定,皇帝大臣衣着何服,酒举多高,先敬谁后敬谁,如何下跪,如何举爵,如何唱喏,如何示天地,如何敬神,口张多大,酒倒器中怎样饮,每个细节都不能少,不能乱,不能错。包括礼乐都有繁规戒令。
  从秦开始,酒和酒文化逐步从皇室祭祀神坛走了下来,流入了王臣贵族、士大夫及文人学士之中,这标志着酒文化的大解放,从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大繁荣。史书记载,在先秦诸子中,孔子知酒,孔子也善饮。他是爽而不过,饮之有度,并在礼节上要求甚严,堪称“酒师爷”“酒圣人”。翻开中国四大名著,里面几乎都写到了酒和酒文化。还有妇幼皆知的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以及堪称天下第一成功之宴的北宋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等典故,都深刻地阐释了酒文化在政治斗争场上的精彩与深邃。
  酒和酒文化的魅力对文化人的诱惑和冲击更为激烈,更为壮观。中国传统的诗书画无一不与酒文化产生密切联系和融合。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的好诗好句、好情好意都在酒后,这是李白酒文化的风格。欧阳修自称“酒翁”,他的酒文化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苏轼则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也离不开酒,无酒就可能无苏词。还有杜甫、孟浩然、刘禹锡、王维等,他们都是诗里有酒、醉酒留诗的酒文化人。还有古今行书天下第一的王羲之,王羲之醉写《兰亭序》,写完后大醉。酒醒后,见序文中有改有涂,便重新提笔连写数十篇,无一能胜过酒醉之作。王羲之自己感叹道:醉中挥毫乃“神助之功”。酒文化把这些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田园文学的各方大家密切结合了起来,推波助澜,相得益彰,形成了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和灿烂的华夏文明。
  酒文化原始于平民,经过长期发展更加融入了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在山林中,清溪边,茅屋下,百姓的炕头,路边的小店,到处都有欢乐饮酒的场面。中国的酒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血脉里。有的地方女人一怀孕,家里就要摆喜宴,之后还有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除此之外,还有拜师酒、定亲酒、结婚酒、迎亲酒、过寿酒、盖房搬家酒、拜把子酒……中国喝酒的形式很多。酒席上首先讲究的是主客排位,长者坐上位,亲朋好友请客则贵宾在上,官场上官大为上,等级森严。其次是敬酒。要三杯敬起,有好客的量大的就敬三碰三。划拳是最精彩的地方,有许多趣名和叫法,唱句更是多样。无酒不成席,以酒待客,以酒会友,以酒取乐,从有酒以来数千年不变。十里乡俗各不同,越是到底层,越是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喝酒中边歌边舞,边舞边敬,把酒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酒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酒文化更多了一些烟火气和亲切感。总之,酒文化越接地气,它的感染力、生命力就越强大。
  (摘编自毛印科《浅谈酒文化》)
  材料二:
  佛教对酒是严令禁止的,他们反对饮酒,甚至把酒当作万恶之源。凡是一切能使人产生醉意、呈酒色、散有酒香酒味的,无论是果酒、甜酒还是药酒、清酒,都在禁戒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酒文化有非常烦琐的礼仪步骤和严格的要求,酒是皇室祭祀中重要的祭品。
  B.秦之后,文学艺术的大繁荣离不开酒文化的解放,酒和酒文化融入了文人学士的生活之中。
  C.佛教严令禁止饮酒,佛教僧人要想修得正果,就必须戒酒,否则就会迷失心智,种下恶果。
  D.随着佛教逐渐被本土化、世俗化和民间化,一些僧人对酒的态度比较包容,酒肉僧人开始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酒和酒文化,但两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酒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民俗文化。
  C.材料一第三段列举大量事例,论证了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与酒文化关系密切。
  D.随着禅宗的繁盛,饮酒不再是犯戒,酒肉僧人成了一种正面的形象。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酒和酒文化魅力的积极影响的一项是(3分)(    )
  A.《三国演义》中,张飞宴请众人饮酒,准备第二天开始戒酒守城,不料当夜遭吕布偷袭,张飞醉乏无力,城池失守。
  B.《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经常举办宴会,几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众人围坐一起喝酒、行酒令。
  C.《水浒传》中,武松在连喝了十八碗酒后用双拳将伤人的老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被世人传为佳话。
  D.据说,女中豪杰李清照在酒后微醉之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佛教对酒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
  5.小明应邀参加亲戚八十岁大寿的酒宴,看到酒桌上大家推让着上座;小明去外地旅游,碰到当地人正在过节日,他们喝着酒,跳着舞;小明去医院看望酒后驾驶出车祸的朋友,认为酗酒非常危险。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离婚(节选)①  鲁迅
  “本来新年正月又何必来劳动你们。但是,还是只为那件事……我想,你们也闹得够了。不是已经有两年多了么?我想,冤仇是宜解不宜结的。爱姑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我没有这么大面子,说不通。七大人是最爱讲公道话的,你们也知道。现在七大人的意思也这样:和我一样。可是七大人说,两面都认点晦气罢,叫施家再添十块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