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320字。

  江苏省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有一次让弟子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自己志在治理“千乘之国”,孔子只是笑笑,未置可否;冉求说自己志在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小国,孔子未说话;公西华说自己“愿为小相”,即做小司仪,孔子未说话;最后曾皙放下手中的瑟,站起身说出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孔子这才喟然叹曰:“我赞同曾皙的想法!”
  “浴乎沂”就是在沂水洗澡游乐,“莫春者”即晚春夏初多雨的季节。孔子对于子路、冉求治国之理想,对于公西华道德之理想,不以为然,唯独对于曾皙“暮春多雨时浴乎沂”之志向,情有独钟,正说明孔子对于“水”,确有独特的感受与倾慕。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这样著名的论水文字,却同样落脚于一个“道”字。孟子讲流水“不盈科不行”只是为了说明君子之志于“道”,亦应当“不成章不达”;他讲“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只是为了说明“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他讲观水“必观其澜”,亦同样只是为了说明观人必观其行、必观其效。“水”者人也,“澜”者善行也;观水观其澜,观人观其善行:观澜为观水之术,观善行为观人之术。水若离开善德,便失去其意义。
  庄子之讲“浴”.则只是为了清明之道。他举“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热然似非人” (《 庄子•田子方》)之例,只是想借老子新浴后.等待发干。凝神定立,有如木人的形象。来说明得道者“游心于物之初”时“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的典型特征。其“汝自洒濯,孰哉郁郁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庄子•庚桑楚》)  一 段,同样是以“洒濯”(即洗浴)作为学“道”的前提,认为不检束内心,不杜绝外在的诱惑,不洗掉心中洋溢的恶念,便无法得“道”。
  (摘编自张耀南《水观:孔孟庄别论》)
  材料二:
  孟子观水必然之势,视人性为一“向善”的动态过程,主张施行仁政的简易及重要性。在他看来,推己及人之爱是人性发展的必然方向,顺着这一方向发展,前途必定是通畅的。孟子说人性,并不拘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水”,孔子有独特的感受与倾慕,因而对曾皙“浴乎沂”之志向,情有独钟,因为这太符合他对超然的期待之情了。
  B.对于“水”,孟子认为它蕴含了一个“道”字,既包含君子之道,亦包含观人之术,水如果离开善德,便失去其意义。
  C.对于“水”,庄子认为它有上善之德,用它来洗浴,就能洗掉心中的恶念,检束自己内心,杜绝外在的诱惑,就能得“道”。
  D.对于“水”,儒、道之同在于都认识到了“水”具有“道”的特点,差别在于儒家之道是实行仁政,道家在于洗去恶念。
  2.下面是某同学阅读材料二时做的笔记,其理解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水是从眼前流向远方,因而我们也应该如孟子所认为的,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且不仅“及”于个人,还要“及”于国家、天下、宇宙。
  B.“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孟子是何等自信,这是人的自信,是对“义”的坚守的自信,只有这样,人才是真正的人,社会才会是美好的、理想的社会。
  C.在庄子的眼中,人对物有占有欲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占有欲虽然会导致人性异化,但它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是庄子与孟子关于“利”的区别所在。
  D.如果说古人为了人性的实现,总以自身为中心,舍弃了外物,这是一种极端,然而现代的人类社会,以物为中心,舍义取利,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3.下列说法中不契合孟子与庄子视界中的“水”的特点的一项是(     )  (3分)
  A.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B.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
  C.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  (《庄子•这生》)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水始达。 (《 孟子•公孙丑》)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结合三位思想家的观点,发表你对水的看法,拟写一份内容要点,不超过60字。(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徙
  汪曾祺
  高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祖父、父亲都没有考取功名,靠当塾师、教蒙学,以维生计。三代都住在东街租来的一所百年老屋之中,临街有两扇白木的板门,真是所谓寒门。
  谈老先生知道高家很穷,他教高先生书,不受脩金。每回高先生的母亲封了节敬送去,谈老先生必亲自上门退回,说:“老嫂子,我与高鹏的父亲是贫贱之交,总角之交,你千万不要这样!我一定格外用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