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90字。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两次论及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可以修正自己,我们应该向榜样看齐,这两句分别是“       ”和“         ”。
  (2)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       ,         。”
  (3)“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或借酒怡情,或解忧忘愁,或送友饯行,或慨叹人生等等,如:“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0年,武汉疫情发生时,日本捐赠武汉物资上写的“                    ,                ”两句是《诗经•秦风•无衣》中描写战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裙的句子。
  (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句,用简约的笔墨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3)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              ,             ”。
  (5)李白在《将进酒》中借曹植之酒杯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的诗句是“             ,              ”。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布洛是现代实验美学的代表,他继承了“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把对传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研究转向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建立了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他提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保持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
  为了形象地说明“心理距离”的含义,布洛举了一个海上航行遇上大雾的例子。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因为海雾不仅会耽误行程,还会令人呼吸不畅,让人因置身无边的、未知的恐惧之中而感到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