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900字。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因其具有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某研究报告显示,重点网络微短剧2021年上线量为58部,2022年则增长至172部。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是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好的网络微短剧需要挖掘出网络用户观剧时的心理需求,兼具审美与情感的满足。
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是短视频向高阶的进阶,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了一种期望的“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生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发扬短小的叙事优势,依托网络用户需要“留白”空间的需求。在保证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度的基础上,留给网络用户适当的想象空间,既符合网络微短剧快节奏、精简叙事的典型风格,也满足了网络用户观看作品时沉浸式、参与式的心理需求。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可与剧情进行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对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
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决定了其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视角。在故事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知视角,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在不同角色的反复切换中增强自身代入感,在多变的情节和高频的反转中感受剧情行进的紧张感。好的网络微短剧更加考验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拍摄视角的逼真度、全面性,以及对交叉、对比、闪回蒙太奇的合理运用,都是提升网络微短剧叙事能力的关键。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网络微短剧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依然受到视频平台的青睐。
B.某研究报告显示的内容,使“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C.与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相匹配的叙事视角,便于观众快速进入故事,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D.作者介绍线性叙事方式的目的是,引出并凸显网络微短剧采用的正叙与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新兴事物在刚出现时容易被人们接纳,发展比较顺利。
B.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是短视频得以发展的基础。
C.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能力和吸引力。
D.作者既说明了网络微短剧的优势,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看问题的辩证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微短剧的“短”基因决定了其中的所有信息都是点到为止。
B.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视角丰富,能扩充叙事线索,加快叙事节奏。
C.网络微短剧叙事留有余地,调动了人们的专注度与思维兴奋度。
D.网络微短剧是时代带给人们的新媒介,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
4.网络微短剧满足了受众的哪些需求?请根据文本概括。(4分)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6分)
目前,三集系列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很火爆。该作品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古代女子逃出博物馆、在伦敦街头与一位中国记者相遇、在其帮助下找到回国之路的故事。作品的前半部分讲述了玉壶的回家之路,后半部分通过玉壶传递家书,讲述了诸多流落海外文物的思乡之情。该作品中海外文物拟人化表达心声的场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明代琉璃砖被切割,思乡情切;原本成对的唐三彩马已被迫相隔万里百余年;笛师陶俑给琴师陶俑传达思念之情,想再一起演奏《长歌行》……数以万计流落海外的文物终于可以自己“发声”,“让文物回家”这句话变得形象、直观、可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
你认为《逃出大英博物馆》体现出好的网络微短剧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逃出大英博物馆》剧情,并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站 岗
赵长春
那时候,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
那时候,根据地缺衣少食,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那时候,大家都参加大生产运动,从上到下,好多人都会纺棉花、种菜、耕田。
那时候,“烂泥湾”刚更名为“南泥湾”。这里土地肥沃,水林丰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