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630字。

  江西省2024届高三11月一轮总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多数动物在出生后不久就能独立,因为它们的大脑基本上是按照预设程序接线的。这种预设,使它们只能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特定的生态位下生存,一旦离开这个生态位,它蓬勃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人类大脑不是这样,人类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自我塑造。这种能力让人类这个物种接管了地球上的每一种生态系统,并开始朝着太阳系进军。
  一般来说,到了25岁,大脑童年期和青春期的转化基本结束。人的身份认同和人格的结构性转变完成,大脑至此似乎发育完全了。但是大脑仍会进行重新配置,你的出身、文化、朋友、工作、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进行的每一场谈话,甚至一些疾病或损伤……每一件事都参与其中,不断重塑着我们的神经网络,改变着我们的身份定义。
  那么,你到底是谁呢?
  单从物理层面来说,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和身体都在不停地翻新,经过7年左右,每个人都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幸运的是,或许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所有这些不同版本的你:记忆。记忆说不定能担此重任,成为编织起你身份形象的线索,令你成为你。理论上讲,它是你身份的核心,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但是记忆并不是一段视频,不能准确地记录你人生的每一个瞬间;而是来自往昔时光的一种脆弱的大脑状态,你要回想,它才浮现。即使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你相遇,你们也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你记忆中15岁的自己,跟你真正15岁时不同;而且,对同一件事,你会有着不同的记忆。
  记忆会褪色。为什么?因为你的神经元数量有限,而且它们都需要从事多重任务。每个神经元参与不同时间的不同集群。你的神经元在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矩阵中运作,繁重的需求不断要求它们跟其他神经元连接。随着这些神经元协同参与到其他记忆神经网络里,你关于某些事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起来。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每一件新的事情都需要在数量有限的神经元里建立新的关系。然而,褪色的记忆在你看来似乎并未褪色。你感觉,或至少以为,完整的画面始终存在。
  记忆具有可塑性。你对某件事的记忆更是值得怀疑。比方说,聚会之后的某一年,你的两位朋友分手了。回想起那次聚会,你现在或许会错误地记起两人的关系当时就亮了红灯。那天晚上,他是不是比平常更安静?两人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沉默?这些细节很难说得准,因为你神经网络里的相应知识改变了相关的记忆。你情不自禁地用现在涂改过去。因此,对同一件事的感知,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教授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她展示了记忆有多么容易受到影响,为记忆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
  洛夫特斯设计了一项实验,请志愿者们观看车祸的影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的大脑和大多数动物的大脑不一样,人类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接线预设程序,进行自我塑造。
  B.记忆或许能成为你不停翻新的身份形象的线索,但从理论上说,记忆为你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C.作者认为,即使是不同年龄段的你相遇,但这些不同时期的你也很难对同一件事情保持相同的记忆。
  D.我们的大脑会在外界的暗示下,编造出细节丰富、印象深刻却从未发生过的记忆,因此我们的记忆有时并不靠谱。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大脑到了25岁似乎发育完全,但它仍能在很多生态环境下蓬勃发展,不断重塑我们的神经网络,改变我们的身份定义。
  B.记忆这个恒定的元素或许可以连接起所有不同版本的我们,但我们仍不能按照记忆来回答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C.“购物中心迷路事件”表明:不仅大脑会被植入虚构的记忆,人们还会不知不觉地把幻想编织到自己的身份认同里。
  D.其他记忆干扰正常记忆,导致我们无法记住过去,那么关于“我是谁”的回答,就变成了一段奇异的、不断变化的故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人员对20世纪最著名的大脑——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检查,发现他的大脑并没有异于常人之处,并未透露出他成为天才的奥秘。
  B.乐乐,2012年出生,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药物中毒,导致他重度智力障碍,将来也无法正常与人沟通交流。
  C.出租车司机从业时间越久,他们大脑的海马后部(关系空间记忆力的关键区域)越会明显变大,这与他们经常穿梭于城市道路有关。
  D.研究发现,在数学函数和数据等相结合的复杂问题上,惯常使用左手的人解析速度远远超过经常使用右手的人。
  4.有人认为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回忆起来也未必真实可靠。请结合材料概括其这样认为的依据。(4分)
  5.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具有哪些科学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奔月
  鲁迅
  聪明的牲口确乎知道人意,刚刚望见宅门,那马便立刻放缓脚步了,并且和它背上的主人同时垂了头,一步一顿,像捣米一样。
  暮霭笼罩了大宅,邻屋上都腾起浓黑的炊烟,已经是晚饭时候。家将们听得马蹄声,早已迎了出来,都在宅门外垂着手直挺挺地站着。羿在垃圾堆边懒懒地下了马,家将们便接过缰绳和鞭子去。他刚要跨进大门,低头看看挂在腰间的满壶的簇新的箭和网里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