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80字。

  绣湖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调研卷2023.11
  (总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时间90分钟)
  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书写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一、积累 (22分)
  1. 阅读语段,完成任务。(6分)
  生活之味,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那个儿子tān( ▲ )痪,整日小心翼翼的母亲,心中感慨有谁诉?那个散步时面对分歧,想要一家人  A ▲    (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的父亲,满满责任溢心间;那个变成金色花,躲在暗处nì( ▲ )笑的孩子,天真烂惹人爱;那个雨夜徘徊,著有诗集《繁星》《春水》的女子,以荷叶喻母亲,颂伟大母爱;那个在井房被安妮 ?? 莎莉文老师启迪而恍然大悟的海伦??凯勒,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生活之味,源于细节,伴以温情,辅以责任。
  【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Tān瘫痪       nì匿笑
  【任务二】根据释义,请在文段的A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分)     各得其所
  【任务三】请根据语境,选出填入文中“”正确的字(  B  )(1分)
  A.熳       B.漫
  【任务四】选文中的“徘徊”是   动词   (词性),它相同的偏旁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怀念》也有一个类似的词(qiáo  cuì)   憔悴   ,也是两个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形容人面色差。(2分)
  2. 通过古诗整理,完成赏析任务。(16分)
  【古诗整理单】(8分)
  诗句 景物
  (1)      ▲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月
  (2)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日
  (4)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雁
  (5)      ▲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花
  心得: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小语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归纳总结,形成理解性记忆才不会有疑惑。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6)      ▲     ,
  ▲      。”
  (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夕阳西下     归雁洛阳边    遥怜故园菊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文:整理了以上古诗,我发现自然景物皆能入诗,而诗中这些景物又能传情。
  子曰:“(7)        ▲       ,         ▲      。”对古诗文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
  动为主动,并以此为乐。我们再来看看课外的诗歌吧。比如《丰乐亭游春》中的第一、二句写
  了绿树、(8)     ▲    、     ▲    等景物来呈现春天的特点,真有意思。(4分)
  (甲)丰乐亭游春(其一)
  【宋】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乙)台城①
  【晚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②如梦乌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此地为六朝皇宫所在地,是古代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晚
  唐诗人韦庄在王朝衰落时重游故地,作诗抒情。②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小语:两首诗歌都写到了绿柳鸟啼,但诗人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可结合注释分析):
  (9)                                 ▲                                      。
  相同的景物却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4分)
  山鸟       晴风(落花)    
  在诗歌(一)中,欧阳修通过描写鸟儿在树林间愉快的鸣叫声,烘托出春景的明媚,
  表现出游人、太守在春景中的愉快、沉醉的心境;
  在诗歌(二)中,韦庄描写台城不解人世的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发出欢快的啼叫,与
  当时衰败的王朝形成对比,表现身处末世的诗人对历史、对晚唐的感伤、落寞之情。
  二、阅读(35分)
  (一)名著阅读(6分)
  读《朝花夕拾》里的文章,有 时会读到一个天真的小鲁迅,有时会读到一个深沉的大鲁迅。请你参与“探究《朝花夕拾》中‘小鲁迅,大鲁迅’”的专题阅读活动,帮助设计阅读方案,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阅读任务 过程记录
  选篇阅读
  小组交流 【谈发现】
  小语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现:百草园之趣,三味书屋之趣让小鲁迅拥有快乐的童年。
  小文读《无常》发现:孩子对活无常小组交流的喜爱,让“大鲁迅”从中看到了人间公道的缺失,引发了他对“正人君子”的讽刺。
  3.我读《    ▲   》发现:                  ▲                  (3分)
  从篇到本
  探究鲁迅 【提建议】
  4.从篇到本要探究《朝花夕拾》中“小鲁迅。探究鲁迅大鲁迅”,阅读时,从内容、方法等方面我有以下建议:                 ▲                  (3分)
  选篇阅读:示例:父亲的病
  发现:“小鲁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让“大鲁迅”从中认识到当时医学及社会的落后现实和落后观念,引发了他为社会、为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