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50字。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句话(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绒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题目: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说“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因为这句话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打破平静的生活。
  B.“火山”暗指孕育着反抗的人民。
  C.这首诗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革命不可遏止。
  D.这首诗指出了反动统治必然灭亡的命运和人民必胜的前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题目: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3.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4.下列各项中,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C.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D.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5.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