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70字。
6.2《插秧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类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笠是兜鍪蓑是甲 兜鍪:铠甲
B.雨从头上湿到胛 胛:肩膀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栽、种植
2.下列各组对《插秧歌》文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照管:照料,照看。
B.胛: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 半霎:极短的时间。
C.渠:河渠。 朝餐:早饭;吃早饭。
D.莳:移植。 匝:遍;满。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杨万里《插秧歌》中,“ , ”两句,描绘了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又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又秩序井然的劳动场景。
(2)《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 , 。”
(3)《芣莒》一诗中,“采采芣莒, ,采采芣莒, ”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插秧歌》一诗中,写出劳作犹如战斗的紧张气氛的两句是: , 。
(2)杨万里《插秧歌》中,“ , ”两句,描绘了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又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又秩序井然的劳动场景。
(3)杨万里《插秧歌》以农夫插秧顾不上休息来表现插秧季节繁忙景象的句子是:“ ,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如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