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30字。
9.3《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郎 公谨 浪涛尽 雄姿英发
B.豪杰 峰火 这次弟 元嘉草草
C.神鸦 仓惶 憔悴陨 晚来风急
D.杯盏 寻觅 扬州路 乍暖还寒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樯橹灰飞烟灭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描写酒醒后凄凉孤独感受的两句是: , 。
(2)苏轼《定风波》上下篇中“ ”“ ”两句,分别描写了作者面对风雨,坦然自若的心情。
(3)李清照《声声慢》中借梧桐、细雨“ , ”两句描写了孤独愁苦的样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 , , 。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是: , ! , 、 。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代之。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赋这种文体,原是中国韵文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富有文采、音节之美。《文心雕龙•诠赋篇》认为它的渊源是“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并引刘向《别录》说:“不歌而诵谓之赋。”可见它是由诗中分化出来的,虽然不能入乐,但却宜于讽诵,在音节与修辞上显示其特征。由汉、魏、六朝而唐,经过辞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