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20字。

  15.1《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布衣,指平民百姓。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指丝织品。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我国古代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黔首、黎民、庶民、苍生、黎元、元元、氓等。
  B.西席、西宾是旧时家塾教师的代称。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宾客至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C.致仕,古代官员奉命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退休。
  D.《谏太宗十思疏》,“疏”通称“奏疏”。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最,等级的高低上下。古代考核军功政绩,下等称“殿”,上等称“最”。
  B.疏,这里是上疏的意思,即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C.永乐,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期间编修的《永乐大典》汇集古今图书数千种。
  D.监国,通常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B.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宴席中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