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330字,答案扫描。

  昆明市呈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教学测评月考卷(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做雪凌霜的意趣。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再看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我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①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古人有时以象和境对举,很能见出它们的区别,如王昌龄说:“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刘禹锡说:“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显而易见,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品地。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了意象和意境,材料一主要是从二者关系角度谈,材料二则主要谈了意境,意象很少涉及。
  B.材料一认为,所有的物象都有形状和颜色,在被写进诗句中融入诗人情趣、理想时,它们就变成了韵味独特的意象。
  C.材料一认为,小楼、深巷、春雨和杏花四个意象相互作用,共同营造了《临安春雨初霁》喜悦、感喟、静谧共融的意境。
  D.材料二认为,《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中的“月亮”不仅创设虚静的审美底蕴,还创设了洁净的审美意蕴。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要在太阳下进行,所以艺术创造活动只能月下开展。
  B.中国美学追求安详阴柔优美的明月意境时想到月亮原型是因月亮阴柔的文化内涵。
  C.《竹里馆》《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的“月”艺术关照相同,可见创设意境亦同。
  D.月亮能展示出澄碧晶莹纤尘不染的洁净世界,这从《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能看出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物象和意象间的相互转换,然后举例为证。
  B.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结构,提出中心论点后从“虚静”“洁净”分别展开论述。
  C.材料一围绕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运用引证法、举例法加以论证,有理有据。
  D.材料二末段举《诗经》《春江花月夜》、刘禹锡例子论证月亮创设澄净意境。
  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中标注序号的画线句子的修辞特色及其论证效果。(4分)
  5.下列诗句都包含由“月”构成的意象,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其意境。(6分)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陈公弼与苏东坡
  申平
  苏东坡刚入官场时,并不叫苏东坡。他本名苏轼,另外还有一个雅号,叫作苏贤良。那年他金榜高中,名动京师,正在自我陶醉时,却不料被派到既偏又穷的陕西凤翔府,当了个小小的签判(秘书)。
  那天早上,东坡和往日一样上班,但见他身着锦袍,足蹬快靴,昂首走路,一副与众不同的模样。路遇同事,那个亲切的称呼便在耳边响起:
  “苏贤良,你早!”
  突然听见一声断喝,宛如狮吼:“住口,什么苏贤良!一个小小的签判,也敢妄称贤良。”
  东坡扭头。见是一个黑脸壮汉,别看个子小,眼睛却不小,目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