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80字。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钟山记》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
B.《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地排列。一般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以抒情为主。
C.《种树郭橐驼传》本文作者以真实客观的笔触,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
D.《客至》这首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有一个“至”字,但客至之后诗人殷勤待客的欢乐情景无不跃然纸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照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不愿哀声叹气,只能借寥寥数语排遣忧怀,徘徊不前,这种如梗(ɡěnɡ)在喉的哀痛,使《拟行路难》一诗更显俯仰低回,含蓄蕴藉(jiè)。
B.赤着膊、瘦伶(līnɡ)仃的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我是虫豸(zhì)”,还是给碰了五六个响头,遭了瘟般地回到了土谷词。
C.端午日,茶峒的小孩额角上都用雄黄蘸(zhàn)酒画了“王”字,翠翠坐在门口用粽(zònɡ)叶编蚱艋、蜈蚣玩,听到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不禁想起了二老傩送。
D.《种树郭橐驼传》寓意深刻,因事明理,针砭(biān)时弊,作者融叙事说理于一体,将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zhù)”的创作态度。
二、情景默写
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对自己种的树“ , ”,是导致他们种的树背离天性的根本原因。
(3)帘本是生活中的寻常物品,但写入古典诗词里,就成为一种意象,能对情感起到修饰作用,比如“ , ”,即为一例。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最后一句“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2)《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讲述了种树之道“ , ”。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道,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 , , ”。
三、选择题组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
(1)下面的句子来自《种树郭橐驼传》,与例句词类活用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例:名我固当
A.非有能硕茂之也 B.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