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70字。
1.《沁园春长沙》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这阕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沁园春长沙( 节选)
毛泽东(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词的前三句写出了特定的氛围——寒秋,眼前的景物一一湘江,欣赏秋景的立足点——橘子洲头,还写出了诗人“独立”的高大形象。
B.“看”字领起对秋景的描绘,其中有仰视,有俯瞰;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色彩的描写,还有动态形象的描写。
C.“百舸争流”突出船多且快,“鹰击长空”着意描写力度,“鱼翔浅底”写出鱼的自由自在。这三句导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
D.“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浸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二、选择类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词牌往往与词的内容无关。
B.“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沁园春”“水调歌头”“天净沙”“山坡羊”等都是词牌名。
C.古人按照字数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D.词属韵文的一种,古代的词都是按照歌谱填写,配合音乐歌唱,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迷茫)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三、情景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 , 。
(2)《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
(3)《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 , ?
5.补充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
(2) 《沁园春长沙》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
(3)《雨巷》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 。
(4)《再别康桥》中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
。
四、小阅读-课内
6.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