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 *上图书馆
(2023浙江东阳外国语学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快餐文化时代,人们不仅放弃了做个“好读者”的愿望,还常常以“好读书,不求甚解”自我标榜。其实这是对陶渊明的曲解,因为他们忘记了紧接着的内容:“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书可如“隐身串门”。要拜谒有名的作者,不必事前打招呼,也不怕扰了主人清静,翻开书就可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可登堂入室。
读书可如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千百遍地诵读,无论何时何地,废寝忘食。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无异于走马观花,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一部《史记》如果篇篇都读,字字都记,难道是没有分晓的钝汉?
固然读法对读书很重要,①( )。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二者紧密结合,②( ),以阅历深化读书,我们才能在阅历和读书的“相长”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静 B.登堂入室
C.走马观花 D.只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在上文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重庆十一中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请阅读正方的陈述,回答问题。
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甲)碎片化阅读,是指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
4.(甲)(乙)(丙)(丁)四处均有逻辑错误,以下对其错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读纸质书,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
B.(乙)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