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90字。

  4.2《扬州慢》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对各首诗词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邦彦的《苏幕遮》有“一一风荷举”一句,炼一“举”字,将荷花重重叠叠,争相挺立,随风摇摆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动景如生。
  B.韦庄的《菩萨蛮(其二)》结尾两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因战乱而不得归乡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C.温庭筠的《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以鹧鸪鸟成双成对衬托女子的孤独和相思,让读者在这一系列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描写中,去体味女子深隐而绵密的情思。
  D.《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的意思是扬州城在金兵大举南侵时变得颓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中,诗人自叙身世、遭遇,并借助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
  B.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通过浅白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故事性强。
  C.《望海潮》《扬州慢》两首宋词都以城市为表现对象,前者侧重于表现承平盛世,后者在今昔对比中抒发黍离之悲。
  D.《兰亭集序》叙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重在描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意在突显流觞曲水之乐。
  3.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对姜夔《扬州慢》用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春风十里”化用杜牧诗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芜残破,表达悲凉痛惜之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牧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二、情景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描写刚登上泰山山顶看到冰雪覆盖、雪光耀眼的景象的句子是:“        ,         。”
  (2)《陈情表》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感。
  (3)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两句,描绘了扬州城绮丽的风光;而姜夔《扬州慢》中“        ,        ”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扬州城萧条冷落的景象。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词最早开始于民间,所以在语言上有些粗糙,但是语言上也很直白、大胆,而文人写词就比较典雅、含蓄。在中唐或晚唐,大多数情况下,文人写词仅是游戏的态度,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用来写诗和写文章。词在当时属于艳科,小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