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2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
  一 、古诗文(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 ,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3.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4.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 ”可用以宽慰他。
  (二)阅读古诗文,完成第5—10题(23分)
  【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丙】
  余自海康①适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胥②并海③即白石④。是日六月晦,无月,碇宿大海中。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⑤,复厄于此乎?”稚子过⑥在旁酣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苏轼《记过合浦》,有删改)
  【注释】①海康:与后文“合浦”均为地名。 ②乘胥:乘坐胥舟。胥,指南方少数民族的船舶。③并海:沿着海路。④白石:镇名。⑤徐闻:县名。⑥过:苏轼幼子苏过。
  5.【甲】的体裁是【乙】文中的“予”是指(人名)(2分)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枯藤老树昏鸦(       )     (2)吾辈必济(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丙】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
  B.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
  C.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
  D.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
  9.下列表述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甲】“小桥”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B.【乙】写作者与滕子京一同登楼远眺,表现自己对古仁人的向往追求。
  C.【丙】中作者将《书》《易》《论语》随身携带,可见其对它们的重视。
  D.【乙】【丙】两文都和作者被贬谪的经历有关,但两位作者都并未因此消沉。
  10.作者言行的背后往往反映出其情志,【甲】文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作者(1)的思想感情;【乙】文中的作者发出了“(2)”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       (3)       的志向;【丙】文中,苏轼      (4)        的行为能表现出他豁达乐观的精神(8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5分)
  用心用力做好“数字帮扶”
  ① 北京市的一些景点上线手语导览服务,助力听障人士更好游览观光;上海市启动信息系统改造,让生僻字可被识别;江苏省连续3年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帮助老年人点亮幸福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许多地方致力于拓展数字化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提升数字服务质量,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人。  
  ②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和数字应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同时,。比如,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人,在办理在线事务时容易碰到不便录入信息系统的问题。不熟悉电子产品的老年人、无法顺畅使用大众软件的残障人士、数字技能欠缺的偏远地区人群等,时常面临“数字焦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弥合数字鸿沟,补齐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信息弱势群体数字技能。”补齐信息普惠短板,帮助相应群体更好融入信息社会、畅享数字生活,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③ 建设数字中国,要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提升数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包容性,才能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从接入来看,数字乡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智能技术培训走进乡村社区,各种智能终端陆续涌现……数字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从使用来看,近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