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40字。

  5.2《大学之道》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 :彰明
  B.安而后能虑       虑:忧虑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苟:如果
  D.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贼者也                ②兄之不慈弟         ③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⑤吴王使之将         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③/②④/③⑥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           和           。”
  (2)《大学之道》中要求人人都要将修养品性作为人生根本的句子是:“           ,           。”
  (3)电视上正在播放韩朝离散亲属会面的场景,只见人们只是相拥而泣,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李华被这画面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的诸多描写无言、无声却韵味悠长的情景的诗词名句,如“           ,           ”。
  三、小阅读-课内
  4.下列对于原文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主张“圣人无为,故无败”,即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因此就不会招致失败。
  B.庄子认为可以将五石之瓠“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即把像酒器的大瓠缚在身上,可以漂浮渡水。
  C.《论语》中论及《诗》的作用:既可以观察风俗盛衰、讽刺时政,也可以激发感情、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D.《大学之道》讲“知止而后有定”:为人做事要适可而止,之后才能获得道德修养的定力。
  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谈谈你对《礼记》中这段话的理解。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