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00字。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选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欢愉的意境。
  B.三、四句起过渡作用,在自问自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已由欢欣转为失落。
  C.“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D.诗人在欢乐的背景上抒写忧伤,以“乐”衬“哀”,使乐更乐,使哀更哀。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主人公全部忧思之由来。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弹琵琶的手法和弹奏的曲目。
  (3)李白的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抑或借梦境写现实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他的诗句“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白头吟》中,有人许下诚挚的期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但处在动荡黑暗的时代,现实往往如《涉江采芙蓉》所写:“       ,       。”
  (2)古人常以秋天的月亮来表情达意,如白居易《琵琶行》中“       ”和李煜《虞美人》中“       ”。
  (3)“鹿”因其惬意且恬静的生活姿态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三、小阅读-课内
  4.请基于魏晋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阅读、学习与探究,完成以下小题,约150字。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载体,究竟是言说志向,还是承载情感,向来争论不休。请结合这三首诗歌,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四、古代诗歌阅读
  读诗,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