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30字。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 语 文
一、基础知识。(共 41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回答后面的问题 。( 6 分)
[甲]这是某种令人 (惊骇 、惊讶) 而不知名的杰作 ,在不可( m íng zhuàng )的晨曦 中依稀可见 ,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
[乙]专心做一职业时 , 把许多游思 、( w àng xiǎng ) 杜绝了 , 省却了无限闲烦恼 。
[丙]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 (赃物 、脏物) , 今天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 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出来展出 。我希望有朝一 日 ,解放了的干干净 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 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
[丁]我平生最受用的有两句话: 一是“ 责任心 ” ;二是“ 趣味 ”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 之实现与调和 ,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
( 1 )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 2 分)
①( m íng zhuàng ) ②( w àng xiǎng )
( 2 )给上面[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 2 分)
①掠夺 ②强聒
( 3 )从[甲][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两段文字的空缺处。( 2 分)
[甲] (惊骇 、惊讶) [丙] (赃物 、脏物)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巴黎圣母院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说它是哥特式建筑的瑰宝 ,真是名副其实。而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虚构的故事,再现了中世纪的画面,赋予了这座建筑新的生命 。皇权的暴戾, 教会的虚伪 ,善良的平民 ,不屈的抗争 ,海枯石烂的爱情 ,带给人们强烈的情感冲击。世界各地的观 光者纷至沓来 ,都去寻找这个全法国人心中的精神“原点 ”。2019 年 4 月 15 日 , 巴黎圣母院发生大
火 ,这座被烧毁的建筑再次令人叹为观止 ,唏嘘不已。
A.名副其实 B.海枯石烂 C.纷至沓来 D.叹为观止
3.张桂梅的事迹在 2020 年夏天热传 。作为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创办者 ,12 年来 ,她将 1804 名
女孩送出了大山。下列说法中 ,对句子语病的判断和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2001 年 ,张桂梅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 ,她发现 ,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这种情 况 ,对于她已经很熟悉 。(该句主客颠倒 ,应改为“她对于这种情况已经很熟悉 ” )
B.为了避免女孩不能读书这种情况不再出现 ,张桂梅想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为大山里的女孩提 供教育机会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该句否定不当 ,应删去“避免 ”或“不能 ” )
C.张桂梅认为 ,只要提供给这些女孩机会 ,学习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到后来发现 ,这些学生基础
差 ,试卷测验几乎都不合格 。(该句关联词搭配不当 ,将“才 ”改为“就 ” )
D.在张桂梅和各位老师的不懈努力下 ,2019 年,华坪女高一本上线率超过 40%以上,排名丽江市第
一。( “超过 ”和“ 以上 ”语义重复 ,任意删去一个即可)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 ,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 ,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B. 今天下午 ,小静给我们送来了香蕉 、苹果、梨 … …等水果。
C.《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 ,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
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 、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 丁香结是解不完的 ,它年年都有 ,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 ,它时常与我们相伴 。可能正因如
此 ,这世界才有了无穷魅力。
5.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沁园春 ??雪》通过描绘北国雪景 ,歌咏祖国壮丽的河山 , 引出历代英雄人物并借此抒发作者
的伟大抱负。
B. 《敬业与乐业》通过引用古代经典中的格言 ,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C.《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言散文,文中大量使用对偶句、双声词 、叠韵词,增强了音乐感,也丰富
了文章的表现力
D.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等诗句都运用了典故。
6. 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 。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
意 ,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 ( 3 分)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7.默写 。( 10 分)
( 1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 2 )露从今夜白 ,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 3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
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 4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
人的美好祝愿。
( 5 )《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 6 )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们既有成功 ,也有失败 。在得失面前 ,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九年级语文(第 1 页 共 4 页)
“ , ”那样的心态 ,始终积极向上。
8. 名著阅读( 4 分)
( 1 )艾青在表现“ ”的意向和主题时,多用灰黄紫的色调和暗淡的光,使显示的苦闷更加凝重; 而在表现“ ”的意向和主题时 ,他又常常采用通红 、金色 、浅黄 、浅蓝的色调和强烈 、温柔、
明洁的光 ,使人想象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光明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