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30字。
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期 中 测 试
初三语文测试卷
说明:
1. 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试室号、班别、姓名、学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且准确粘贴条形码。
3.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戍鼓断人行,□□口□□ 。露从今夜白,□口□□□。(杜甫《月夜忆舍弟》)
(3)口□口□口□口,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树绕村庄,□□□□。 (秦观《行香子》)
(5)相见时难别亦难,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6)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 望海潮头,□□□□□□□
下联:滕王阁上,墨客前边一赋新
(7)诗词具有抒情的功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口口
口□ ”表达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口口□
口口口”表达了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2.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写成“蝉”,结合知识卡片向他们解
释为什么用“女”字旁的“婵”。 ( 2 分 )
知识卡片
婵娟: 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中多用于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 最早见于张衡的《西京赋》: “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 题。(7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时期学
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决定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如饥似渴、 zī zī bù juàn 学
习,才能为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知识基础。学习扩大了人的精神空间与思想容量,
让我们的视野更加 境界更加 心灵更加 。在移动互联网高
初三语文 第 1 页(共8 页)
度发达、碎片化阅读和短视频浏览极为方便的当下,学习要有一股chí zhī yi
héng 的韧劲,远离fú zào, 宁静致远,才能从持续的学习中获益。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 zī zī bù juàn ( ) (2) chí zhī yī héng ( ) (3) fú zào (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纯洁 升华 开阔 B.开阔 纯洁 升华
C. 开阔 升华 纯洁 D.升华 开阔 纯洁
5.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
A.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决定自己的一生。
B.青年时期学识基础是否厚实,决定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
C.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自己的一生。
D.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 4 分 )
如何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视听形象,始终是文化类节目 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近年的热点节目来看,跨界已成为创新节目形式、“活 化”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体现为综艺、访谈、纪录片、短剧等不同节 目形态的互动与融合,也表现为创作者尝试从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其他 艺术门类中寻找契合点,丰富表现手段,用审美的力量唤醒经典。
《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舞台作为主场景,在一个个动人心 弦的戏剧情境中刻画历史人物、讲述历史故事,将观众带回历史文化现场。《经 典咏流传》则以现代音乐韵律激活诗词之美,通过对“听觉意象”的塑造展现 诗词意境。《美术里的中国》不只聚焦绘画技艺,也将作品背后那些“不可见” 的历史时刻、画家的精神世界,转化为折射着中华历史的精彩故事。这些节目 既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6.光明中学九年级二班开展“文化跨界活化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 计两个栏目。 ( 2 分 )
栏目示例:《美术里的中国》《遇见天坛》
设计栏目;
7.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从下列短语中选择最合适的组成下联,填在横线上。(2 分 )
传承 璀璨 文明 保护 中华 文化遗产 神州
上联:唤醒华夏优秀经典
下联: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 ( 6 分 )
8.下列句子中,关于《水浒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