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7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九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书写(3分)
  见字如面,一手好字令人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探究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6题。
  在异彩纷呈的小说人物画廊里,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③、恪守礼教的闰土;辛苦①zì(     )睢、尖酸刻薄的杨二嫂;生活拮据、谋求改变的菲利普夫妇;④、英雄末路的杨志;“②心无旁骛(     )”、醉心功名的仕林小丑范进;神机妙算、⑤的经世奇才诸葛亮……凭借着超凡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小说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1.阅读上文,将①②处对应的汉字或拼音填写在相应位置。(2分)
  ①zì(     )睢②心无旁骛(     )
  2.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3分)
  A.运筹帷幄    B.悲苦麻木    C.壮志难酬
  ③④⑤
  3.划线句表述有误,请你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和尾声。
  B.“向前看”“向无此例”“心里向着他”,这三个短语中加点的“向”字的词性依次属于介词、副词、动词。
  C.“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并列复句。
  D.朗诵时要注意表情、站姿、动作等,如朗诵《沁园春??雪》时,应保持端庄稳健、积极向上的姿态。
  5.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仿照下面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一项活动。(2分)
  (1)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2)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探讨初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小说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小说,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小说,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正莺儿啼,________________,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6)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7)自信、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白仕途受挫时,仍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刘禹锡虽长期遭贬,但依旧吟唱出“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韩愈在左迁途中,不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坦诚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8.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 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 上阙叙事,回顾过往生活;下阕抒情,思虑未来前途,慷慨悲歌。
  B. 这首词精丁炼字,上阙的“强”字唱出作者不甘命运摆布的心声。
  C. 下阕借典抒情,化用“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苦闷悔恨的复杂心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A.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描绘了作者年少时的不谙世事,纯真无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