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3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调研卷
七年级语文
试卷说明 :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 :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3. 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25分)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你参加初一年级“二十四气节之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1~7题。
寒露和霜降节气刚过,立冬即将到来,今年的11月8日便是立冬。古往今来,许多作家文人都对冬季 甲 。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我们企盼走进冬天,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纷纷扬扬,守住冬天的这片静谧,抛开心中的忧虑,便会走进(zhù) 蓄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sè) 自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心中的坚定信念 乙 。
对于二十四节气,中国人当然并不陌生,它以温润的“滴答声”写入中国人的基因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留下深痕。这也许是世上最诗意的历法,四时轮回,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像一封封时光信笺,悄然告诉你世事变迁。从民谣、谚语到诗词文赋,文人们也被节气的风吹出万千感慨,那些古籍中浸润着诗意的节气,在 丙 的都市里,熠熠生辉。
1.根据拼音填写适当的汉字。(2分)
①zhù 蓄 ②吝sè
2.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字母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3分)
A.油然而生 B.人声鼎沸 C.情有独钟
甲 乙 丙
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分)
4.请根据语境,判断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词性:“锻造”是 词,“邂逅”是 词,“信笺”是 词(3分)
5. 立
初一(1)班的同学在探讨“立”的字源变化,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推测其本意为① 。《说文解字》中说:“立,住也。”所以“立”也可引申为“竖起、建树”等意思。由此可知,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立”可引申为② 。(2分)
6.为了让同学们对节气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初一(2)班计划组织一次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活动。请你仿照示例提供三个活动名称。(3分)
示例:二十四节气的节气谚语收集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春花秋月,节气轮回,风霜雨雪,生生不息。古今文人通过描写自然美景抒发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怀。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主题,按要求填写内容。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读自然,
遍地是景 王湾停宿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① ”;
杜甫在江南暮春时节,感受“正是江南好风景,② ”。 《次北固山下》
《江南逢李龟年》
读花草,
句句有情 岑参联想到故园菊花,寄托对和平的渴望:“遥怜故园菊,③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读大海,
昂扬奋发 曹操以“秋风萧瑟,④ ”体现大海惊人力量和雄伟气势。 《观沧海》
读明月,
托物寄怀 李白用“⑤ ,影入平羌江水流”表达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也借“⑥ , ”表现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峨眉山月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读论语,
安贫乐道 在困顿的生活之中,孔子及其弟子并不因贫困而苦恼。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孔子也说:“饭疏食,饮水,⑦ , 。” 《论语??述而》
读人生,
处处有情 郑愁予: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⑧ ,是个过客…… 《错误》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2 题。(13 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