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6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20分 )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班级、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安不忘危, ▲ 。 (《汉书??陈汤传》)
(2) ▲ ,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 ▲ 。”两句通过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语文是什么?是清新朗rùn( ▲ )的初春,是热烈粗犷( ▲ )的夏雨,是北海烂漫的秋菊,是济南chéng( ▲ )澈的冬水。是有轻婕的叫天子相伴的童年,是“我寄愁心与明月”的牵挂,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的感恩。语文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贻 A 语文是真挚美好的感情,让人怀念不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朗rùn ▲ 粗犷 ▲ chéng澈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1分)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加点字“能”是动词,表示可能、意愿,常常放在一般动词前。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C.古人常用“家”或“令”称自己的亲属,表谦称,如“家父”“家母”“令郎”“令爱”。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加点字“里”是名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 , ▲ , ▲ , ▲ , ▲ 。
①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②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③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
④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⑤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①②⑤③④ B.③①⑤④②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②③①
5.综合性学习。(6分)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实验中学开展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交友故事】小实为参加活动收集了四个故事,其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高山流水 B.管鲍之交 C.割席断交 D.悬梁刺股
(2)【交友之论】在站论坛版块,有人发起了一个题为“心中的友情”的帖子,请你仿照留言示例跟贴留言。(2分)
留言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就是真心相待、彼此祝福,不论远近。
你的留言: ▲ (结合交友名言警句谈谈感受)
(3)【交友之道】活动中,老师提到了一句话:“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小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向他解释一下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
▲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5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①。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注释:①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唐时曾屡遭吐蕃侵扰。
6.手机短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实同学想将这首诗后四句的意境,用手机短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2分)
诗句 画面内容 画面意境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初月 山村 诗人 (1) ▲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2) ▲ 温馨 亲切
7.诗歌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的?有何作用?(3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