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0570字。

  2024届高考考前原创仿真押题卷04(适用于新高考全国Ⅰ卷地区)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19世纪50年代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这方面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代表作。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丑”常常占据主角的地位。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美学家对“丑”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也越来越重视。
  丑感是广义的美感(审美经验、审美感受)的一种。历史上很多美学家认为丑感主要是一种痛感。例如施莱格尔对丑下的定义(这是丑的最早的定义)是“恶的令人不愉快的表现”。谷鲁斯也说,丑感就是高级感官感到不快。
  但是,仅仅不快还不足以囊括丑感的全部。丑感不像美感(优美感)那样是一种单一纯粹的感觉,而是一种包含多种内容的复合体验。李斯托威尔说丑感是“一种混合的感情,一种带有苦味的愉快,一种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乐”。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概括。既有“快乐”又是带有“苦味”的,这正是丑感与美感(优美感)的不同,也是丑感与对丑的伦理态度的不同。
  丑感中这种愉快是怎么引起的呢?这里可能有多种因素。主要是我们所说的丑,并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存在,而是一种审美意象,是情景的融合,它必然包含有审美主体的意识、情趣。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的或阴暗的一面,这使人震动,同时又使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这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融进“丑”的意象,因而给人一种愉悦。至于丑的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也是由于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满足感,从而带来一种愉悦。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艺术作品,它们的题材或内容是丑,而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作品,由于它的形式的美使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画家的色彩、构图、笔法的技巧,演员的演技,小说家的语言形式美和白描入化的工夫,等等),而使我们感到愉悦。波德莱尔说:“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但这种愉悦是艺术形式美引起的,已经不属于丑本身引起的愉悦。
  优美感与丑感是审美体验的两种对立类型,从优美感向丑感的拓展,表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一个人只能鉴赏优美而没有能力鉴赏丑,那么这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就是残缺不全的,这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脆弱的”观众。这种人的审美视野太狭窄,他看不到感性世界的丰富多彩的面貌,因而也领悟不到历史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意蕴。
  可在历史和人生中,光明面终究是主要的,因而丑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不应该占有过大的比重。李斯托威尔认为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我们的舞台上就会减少一些冷酷的嘲讽,我们的音乐中就会减少一些不和音,我们的诗歌和小说就不会那么热衷于人生中肮脏的、残酷的、令人厌恶的东西。那么多的当代艺术,就是因为对丑的病态追求而被糟蹋了。”
  (摘编自叶朗《美学原理》)
  材料二:
  相比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美丑分明、崇美抑丑的审美观,我国古典美学更多地倾向于美丑的相对性以及对二者的兼容并包。
  在儒家美学思想中,主要依据道德标准进行美丑的评价,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莱格尔和谷鲁斯对丑的认识有其局限性,他们只注意到丑令人不快的一面,但没有认识到丑感比单一纯粹的美感复杂。
  B. 有些艺术作品以美的形式表现丑的题材或内容,也会引起艺术接受者的审美愉悦,但这种愉悦并不是由于丑本身引起的。
  C.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能鉴赏优美而没有能力鉴赏丑的人是“脆弱的”观众,而李斯托威尔认为观众应该反对艺术对丑的追求。
  D. 在儒家美学思想中,道德标准是进行美丑评价的主要依据,在儒家看来,善与恶是本质内容,而美与丑只是形式和表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这一代表作的出现,那么“丑”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审美范畴。
  B. 正因为“丑”是一种审美意象,它包含了审美主体的意识和情趣,所以“丑”必定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C. 庄子的作品中描绘了一大批外貌残缺丑陋,但却具有极高精神境界的形象,可见中国关于“丑”的美学意义超越了西方。
  D. 刘熙载大力推崇丑、怪形象,利用丑的形式抨击僵化陈旧的美学体系,虽有其进步意义,但仍未脱离中国传统美学的立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艺术形象中最符合西方“丑感”美学理念的一项是(      )
  A. 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B.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
  C.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D.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当前有一些自媒体用户打着“以丑为美”的旗号博人眼球,他们通过拍摄内容低俗浮夸、形式粗糙简陋的视频来获取流量和粉丝。请结合材料,从西方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此类现象加以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   月(节选)
  孙   犁
  多儿十二岁当儿童团,十五岁当自卫队,那年全区的妇女自卫队验操,她投的手榴弹最远。经过抗战胜利,经过平分土地,多儿今年十八岁了。几年间,不断有人来给她说婆家。
  姐姐常常是妹妹的媒人,她们对多儿的婚事都很关心。腊月里,大姐分了房子、地,就和丈夫商量上娘家去一趟,顺便问三妹的婆家说停当了没有。
  丈夫答应得很高兴。到集上买了一串麻糖,十个柿子,回来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