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30字。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核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摘自“人民网”《十九大精神百问》)
材料二:
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协调本国与他国的关系?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处世之道,不同的处世之道则反映出不同的文明底色。在此问题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伦理法则,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内外有别”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文明分野,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关键之处。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符合各国利益。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中华文明精髓,体现了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的伟大智慧。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强加于人的压迫姿态持反对态度,强调和平与包容,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格。
D.大疫当前,中国积极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支持和援助,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念以他者为优先,这有利于更好地处理与协调自我与他人、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
B.西方自由主义国家无法将其内部的治理原则推广到民族国家外部,这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明底色密不可分。
C.尽管东西方国家之间存在各种文化鸿沟,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D.抗疫期间,多国合作互助,携手前行,这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3.结合材料,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记
钟华论
①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②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______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______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