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80字。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诗人。与苏轼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远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适的《尝试集》发轫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就都落入古典诗歌传统的窠臼中。
B.若诗词的材料和构造不是出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就无法真正达成虚构之境。
C.南渡以后的民族苦难,让词人们都开始关心国事,词中的意象出现很大的变化。
D.曹贞吉的《风流子•京口怀古》接受延伸“金戈铁马”的意象,比辛词更优秀。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实现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中国新诗就能继承古典诗歌传统,实现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B.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诗歌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C.“道”的思想能揭示内在必然性、规律性、普遍性,诗中蕴“道”,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诗歌创作应追求意境。
D.从辛词意象的接受过程可看出,诗词写作表达手段固化过程可能是文学史上重要小传统的形成过程之一。
5.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洪涛”,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
B.闻一多《红烛》中的“红烛”,从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化出,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对祖国的赤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C.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蜘蛛”,与“雄鹰”“雪豹”等相差巨大,却蕴含谦卑而又强劲的生命力量。
D.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引出的是一种黯然神伤的共同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伤感。
6.诗词创作中应如何运用传统意象创造出新意境?请以毛泽东《菩萨蛮》中的“斜阳”意象为例,结合材料内容,谈一下你的看法。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本词作于1933年。毛泽东因从事调研工作,重返大柏地,面对曾经大胜的战场,抚今追昔,写下此词。
三、情景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用雕刻做比,从反面论证、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至今发人深省。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