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40字。

  福建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打开课本,我们目睹北宋汴京街上行人摩肩接 ① (zhǒng)的繁华景象,感受朱德对慈爱且一生 甲 (A.劳碌  B.忙碌)的母亲的殷殷情怀,结识汉文帝口中恪 ② 尽职守的“真将军”——周亚夫,还欣赏苏州园林一幅幅 乙 (A.别具一格   B.自出心裁)的完美图画……可以说,优秀的作品,不仅是      ,是       ,更是       。这些优秀作品,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1)根据①处的拼音书写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注音。(2分)
  ①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三个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   ②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③知识的结晶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徜徉于古诗文的天地,我们会有精彩的发现:古诗文中有景,“水皆缥碧,①            ”写出了富春江水的清澈透明;“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写出了汉阳生机勃勃的美景;“几处早莺争暖树,③            ”描绘了早春的动态图景。古诗文中有情,“报君黄金台上意,④            ”表达出诗人的报国之志;杜牧在《赤壁》中用典,以“⑤            ,⑥            ”来抒发不平之气。古诗文中有理,晏殊在《浣溪沙》中以“⑦            ,⑧            ”揭示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是不可抗拒的”这一自然规律。古诗文中有无穷的宝藏,等着你去发现。
  3.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7分)
  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的史诗作品
  英雄史诗 (1)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马鞍庄。我的家族是穷苦的佃农。一九一二年下半年,我被任为云南讲武堂学生的队长,并在校里教授战术学、野战术、射击术和步枪实习。我在一九二二年十月间到达柏林,当场立刻加入。一九二七年冬季,我们在井冈山上停了六个月,我率部到了江西南部,在福建、广东、湖南为着苏维埃而实践长期的斗争。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①选文中的“我”是            (人名)。(1分)
  昆虫
  史诗 ②请你参照示例,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种昆虫进行简要介绍。(3分)
  参考角度:形态 习性 喜好 劳动 繁衍 死亡 品质……
  示例1:院蜂——它的形态比蜜蜂更为修长,尾部有一道油光程亮的沟槽,背部有漂亮的褐色与棕红相间的斑马纹腰带。
  示例2:隧蜂——它做事一丝不苟,一生忠于职守从不妥协让步。
  我选              ,它                                                                   
  不朽史诗 (2)同学们在校园论坛上讨论这两部名著的价值,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如图所示,请任选一个关键词进行分析。 (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3分)
  (一)古诗鉴赏(共7分)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此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诗中点明送别友人的季节的词语是“橘柚香”。
  B.“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有因天气凉使身体感到寒冷,又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离别内心的悲凉之意。
  C.诗歌的三、四两句诗人以“忆”字起笔,实写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D.诗歌的一、二两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里,诗人设宴为朋友送别,又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
  5.诗歌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二)古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①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②。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举选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③,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患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