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187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共4小题, 13 分)
  材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离开了这个现实的审视来谈美学,将是一种逃避与怯懦。
  迄至今日,从形态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艺术理论,特别是艺术社会学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讲现实主义,论歌德,评拉萨尔的悲剧,评论《城市姑娘》《巴黎的私密》,提及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等,主要都是讲的艺术问题。到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论托尔斯泰的著名论文,到毛泽东,仍然如此,并不断发展。即使是卢卡契非常重视美学特征,也仍然是从文艺与社会关系这个基础来立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艺术论有个一贯的基本特色,就是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作为核心或主题。这社会效应,又经常是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和批判精神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衡量、估计和评论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无产阶级艺术起革命的作用,强调艺术对社会的效应、功能、作用、意义。直到现在,我们说艺术是上层建筑,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艺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都仍是围绕着艺术对社会的效应关系讲的。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讲艺术与社会的功利关系的理论,是一种艺术的社会功利论。
  西方近现代美学主要是从心理上讲艺术,他们常常强调艺术的非社会功利性的审美特征。像很出名的布洛的“距离说”,便是要求审美要保持超功利的心理距离。这一理论现在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
  有趣的是,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也曾提出一个“距离说”。他的“距离说”,恰恰与布洛相反,他认为尽管艺术是艺术,不能从外面强加什么东西在上面,但我们在艺术欣赏时却决不能陶醉在审美里面,钻进象牙之塔,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站在维护社会文明的立场,采取一种文化批判的态度。因而他的“距离说”,恰恰是强调必须与纯粹审美的欣赏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实际也是要艺术为现实服务,要求用批判的眼光来观赏和对待过去的艺术和创造新的人民和无产阶级的艺术。可见,这两种“距离说”,各自强调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强调超社会功利性的审美心理特征,一个强调艺术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的密切联系,或者说是强调除审美外,艺术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作用和功能。
  到毛泽东提出文艺有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这样两个标准,便以突出的对立形式把这一观点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毛泽东强调政治标准第一,这也正是马、恩强调艺术反映现实、服务于现实,和列宁提出的艺术的党性原则的进一步的发展,它甚至还可以追溯到黑格尔关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强调内容决定形式等论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化了这些思想,而且还加上了中国自己的传统。中国除了“文以载道”这一古老的传统外,中国的新文艺,从五四时代起,也经常是与社会斗争、革命要求以至革命战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常常是直接地为现实生活以至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在那个战斗激烈的时代和氛围里,你也决不会整天唱《教我我如何不想她》之类的歌曲,演《哈姆雷特》之类的戏剧,尽管它们艺术水平如何高如何美;而更多是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演《放下你的鞭子》《白毛女》,尽管在艺术上可能粗糙。
  所以,从理论传统和实践传统看,马克思主义美学这种特框是有其时代历史的原因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艺术—美学领域中的体现。这就是我们所习惯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三书))
  材料二:中国影视剧作品的美学变化呼应着时代大潮,与共和国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以1978年为界,可以明确区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美学上,前后两个阶段的差异也明确可感。其中前一阶段,基本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反复摸索出来的“人民美学”范式。这个范式,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它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美学领域的体现。
  B.马克思主义强调艺术对社会的效应,这种社会效应可以被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和批判精神估计、衡量、评论。
  C.中国的新文艺从五四时代开始便常常直接表现出艺术反映现实、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点。
  D.中国影视剧作品的美学变化受到时代大潮的影响,比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在美学上就表现出明显差异。
  2.根据材料肉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主义美学艺术论的基本特色是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为核心或主题,是一种艺术的社会功利论。
  B.通过对比布洛和葛兰西的“距离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的“人民美学”与布洛的观点更为契合。
  C.毛泽东提出文艺有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这样两个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D.在建觉百年之际,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的《觉醒年代》等作品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 展示了“共和国美学”。
  3.下列各项,最符合布洛提出的“距离说”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十分重视观察,他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B.梁实秋在战乱年代回避时行题材,不为时局左右,专注于体味人生。
  C.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D.文学研究会主张,一是为人生而艺术,二是强调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8题, (共 4 小题, 18分)
  将军赞
  刘建超
  将军脾气倔, 做事说一不二。
  将军得知学习成绩优秀的孙子晓龙要报考外交学院,他手中的拐杖捣得地面咚咚作响。将军用拐杖点着晓龙的鼻子,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我家的男儿世代都要当兵,报效国家。
  晓龙说,爷爷,国家需要您和父亲这样的卫国将士,同样也需要像您和父亲一样优秀的外交官,我要当外交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