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780字。
2023-2024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调考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31日21时,2023年1月全国报收总票房100.73亿,刷新中国影史1月票房纪录,其中影片《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28亿。《流浪地球2》展现出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在人类文明危在旦夕之际重拾爱与信念、消弭隔阂偏见所凝聚起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外网友在观看《流浪地球2》后表示,在好莱坞电影中,你只能看到美国人拯救人类,而在中国《流浪地球2》中,人类拯救了自己,不同的文化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新形势下,我们要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增强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最深厚的软实力。从《红高粱》到《活着》,从《中国奇谭》到《流浪地球2》,中华文化内在的深厚意蕴正在推动各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火爆“出圈”,走向世界。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哲理以及家国情怀,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更体现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要增强文化自信,立足中国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不断推动其创新发展。要阐述好中华民族“至大无外”的天下观和“亲仁善邻”的处世态度,向世界展示中国气派,表现中国特色,传递中国声音,宣传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选好相关题材,深入阐述其中蕴含的共同价值。要以全球化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进而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要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大文明对话力度,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连相通,不断拓展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朋友圈”。此外,还要建立起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媒体机构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懂传播、会传播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从“半截皮带”到“半条被子”,从“中国姑娘”在普埃布拉传授纺织技艺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精辟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中国与世界携手合作的故事,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树立了典范。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用好用活社交软件以及短视频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呈现方式。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把握受众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创新传播思雄、方法、路径和渠道,增强创造力,让世界读懂中国。
(摘编自何远芳《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媒介技术的演进为我国讲好中国故事带来机遇,在媒介技术范式变革中,我国应抓住媒介变迁的契机,在媒介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住,同时利用媒介技术搭建传播矩阵,为中国故事的传递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流浪地球2》的火爆归根于高科技手段的助推力,当下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
B.以中华文化促进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发展,走向世界,相信在未来,我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C.我国只有坚持一直使用原有的媒介技术,才能不断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D.目前,由数据与算法技术搭建的社交媒体矩阵还无法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用《流浪地球2》票房的实际数据来说明,中国科幻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B.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
C.材料二提及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是新兴媒介技术领域都公认的固定模式和先进模式。
D.材料一侧重阐释立足中华文化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材料二侧重阐释讲好中国故事在媒介技术视角下的具体路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一项是( )(3分)
A.利用不同传播媒介的优势,将文字、图片、短视频相融合,为海外用户制作出多形态融媒体作品。
B.利用互联网与算法智能技术进一步加固国家之间的物理界限,更新信息传播模式,坚守传统文化。
C.把握媒介技术变革的趋势,依托于全媒体数据资源库与区块链搜索技术,搭建“好故事数据库”。
D.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故事内容中,为用户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加深用户对中国故事的理解。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本题共4小题,18分)
文本一:
客厅里的爆炸
白小易
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匆匆进了里屋。
做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
忽然,啪的一声,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
——地板上的暖瓶炸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尽管事情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