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960字。

  内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阂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如缕,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选自《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
  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两器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紧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浑天说和盖天说在本质上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双方对宇宙结构的认知、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存在差异。
  B.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这可以证明在当时浑天说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比盖天说更为合理。
  C.从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到天问一号、天舟二号成功巡天,种种成就展现了中国在太空探索上步步提升的能力。
  D.中国载人航天白手起家,却能取得辉煌的飞天业绩,是与航天人心中坚定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息息相关的。
  2.对天问一号降落火星过程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降轨——两器分离——返轨——进入火星大气层——减速——落火
  B.降轨——进入火星大气——动力减速——悬停——精准避障——落火
  C.降轨——两器分离——减速——悬停——精准避障——落火
  D.降轨——进入火星大气——减速——悬停——精准避障——落火
  3.下列各项最能支撑“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的神圣事业”观点的一项是(   )
  A.对承担载人航天大地测量任务的单位而言,“一切为了任务,一切为了胜利”是他们的唯一目的,为此必须抵达要求的地点。
  B.神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火箭意外被撞,总指挥黄春平经过严密细致地诊断后,斩钉截铁地作出了抉择:“按计划组织发射!”
  C.航天科技工作者们连续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
  D.景海鹏与战友在太空执行任务时,曾连续出现过两个意外情况,后在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险情再次发生。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中国航天人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特质。(4分)
  5.这三则材料都提到了中国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游台
  汪曾祺
  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台在泰山庙后。
  泰山庙前有河,曰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
  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