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70字。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9页,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 (遗嘱 遗愿)设立的,是为了 (奖励 鼓励)那些过去的一年里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高台跳水冠军的 (雄姿 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 ① , ② , ③ ,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我们心情沉重,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文中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挡 阻遏(è) B.震耳欲聋 歼灭(qiān)
C.豪情万丈 击溃(kuì) D.心潮彭湃 缅怀(miàn)
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遗嘱 鼓励 英姿 B.遗愿 奖励 雄姿
C.遗愿 奖励 英姿 D.遗嘱 奖励 英姿
3.依次填入文中三处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 , 。 , ,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
②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③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
④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
⑤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
A.③②④①⑤ B.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①②④ D.①⑤③②④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型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都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
B.你提醒小明某活动结束后要迅速写一则消息给校报投稿,小明说:“不着急,消息时效性不强,下周再写也不迟。”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句的主干是:赵州桥显示智慧和力量。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律诗四个句子的语气分别是陈述、疑问、感叹、祈使。
6.古诗文填空。
能遇到千百年前的古诗词,我们何其幸运。在“遇见最美古诗词”活动中,同学们品味出不同韵味的美。东晋陶渊明的“① ,悠然见南山”是怡然自得之美;唐代王维的“② ,长河落日圆”是苍茫壮丽之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③ ”是辽阔高远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灵动优美,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素湍绿潭,④ ”;或峻秀清新,如陶弘景笔下的山水“⑤ ,清流见底”;或静谧朴素,如王绩笔下的山野“树树皆秋色,⑥ ”。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综合性学习(4分)
7.八(1)班举行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小华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了上联,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做人有道惟诚信
下联:______________
A.智慧可资百岁春 B.常把自心比他心
C.处世无奇但善良 D.品行能灿千秋史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出漫画的寓意。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8.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单车”写张判官轻车简从,慷慨出塞,用问句则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
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此诗写送友人张判官赴河西从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报国之心的理解与支持,赞赏了朋友不畏艰险的勇气。
D.尾联间接抒情,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团聚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
9.请结合全诗,分析“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