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8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测试
  高二语文                           2023.12
  高二     班       姓名              学号      
  试卷说明:试卷分值 12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请将本试卷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处;其余题目,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多文本阅读(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材料一
  我国文字的产生,基础是“象形”。最初写字就是画画,加上中国文字书写所用的特别的工具,可以使点画的形态有粗细、强弱、肥瘦、刚柔、方圆、曲直等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字书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借助于点、线、形的种种变化、组合和结构以体现形式美的艺术。
  即使从商代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古今汉字形体的不断演变,字形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逐渐增强,汉字的书写逐渐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书体形式。
  我国历史上不少书法理论家,对于书法艺术的书体创作有过很好的讨论。唐代孙过庭曾说过:“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孙氏的观点表明,书法艺术可以通过汉字的不同书体体现,不同的书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力。清代刘熙载则把不同的书体分为两大类,他说:“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1】,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依据刘氏的区分,前一类书体显然宜于表现静态之美,而后一类书体则宜于表现动态之美。
  对于构成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家、书法鉴赏家和理论家,也有很好的认识。汉代书法家蔡邕就明确指出,书法的点画形体必须处处能引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种种美的形体和动态的联想,才算得上是艺术。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认为,书家在创作时应该把自己从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种种形态的美,集中地体现在书法的点画形体上,并由此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书法是汉字造型的艺术,属于形象艺术。但是,相比绘画、雕塑、戏剧等,它又是一种相对较为抽象的艺术。对于懂得书法艺术的人来说,一幅优秀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不会低于优秀的绘画。书法艺术魅力巨大,书法史上诸如墨池笔冢的故事,早已成为传诵千古的佳话。
  (取材于刘纲纪《书法是一种艺术》)
  注释:【1】分,即“八分”,书法字体的一种。正,“正书”“正楷”的简称。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
  A.书法借助点、线、形的变化、组合和结构来体现美。
  B.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不包括生活中的静态事物。
  C.书法家可以通过书法的点画形体,抒发特定的情感。
  D.与书法艺术相比,绘画、雕塑、戏剧相对更为形象。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书法作品创作中的汉字造型没有产生直接影响的一项是(4分)
  A.汉字特殊的书写工具 B.汉字风格迥异的书体形式
  C.书家不同的审美追求 D.书法史上墨池笔冢的故事
  材料二
  “龙跃天衢,虎卧凤阙”,是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一方面赞美了王氏书法的动感强烈和奔逸绝尘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赞赏了其静态之美,尊贵、安宁,在不动中散发出平和的韵味。
  动态易于引起欣赏者的注意,书法亦如此。安静的人常常写安静的字,静也是一种效果。比较起来,静态的书法更像一位娴静的淑女、一位参透沧桑
  二、古文阅读(共4小题,共16分)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将避难江东。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留吴与孙权共读书。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刘备下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