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50字。
诗歌专题训练:泛舟诗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感受春光旖旎,花路繁丽,自然会滋生出对春意盎然的大好春光的赞美之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
C.“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
D.“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
2.殷璠说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世俗之外)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欧阳修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摹了波光、柳色、斜桥、画舫等优美意象,营造了江南水乡清丽又迷蒙的意境。
B.“更”“渐”两字叠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凸显出西湖美景深远无穷的特点。
C.“唯恐尽”与“似无穷”呼应,表现了诗人从担心美景有限到发现美景无穷的转变过程。
D.尾联前一句以半醉迷途直接抒发陶醉之情;后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楼台的景象令人回味。
4.和柳永的《望海潮》相比,本诗的描写对象和情感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①
清末民国初•俞明震
西溪暝烟送归客,艇子落湖风猎猎。
芦花浅白夕阳紫,要从雁背分颜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