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10字。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kuì) 颁发(bān) 轻盈(yíng) 眼花潦乱(liáo)
  B.巍然(wēi) 犀利(xī) 畸形(qí) 深恶痛绝(wù)
  C.牢骚(sāo) 滞留(zhì) 蒙昧(mèi) 筋疲力尽(pí)
  D.游逛(guàng) 颓唐(tuí) 鲜腴(yú) 重峦叠障(zhàng)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对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是中国音乐总还是可以听得进去的,___________很喜欢。我醉心“西北风”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我肺腑深处发出的,是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又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也许这也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
  A.胸有成竹 然而 如果 因为
  B.滚瓜烂熟 哪怕 只要 因为
  C.一窍不通 至于 只要 而且
  D.心如明镜 如果 只要 而且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珊瑚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珊瑚虫及其分泌物和遗体构成的组合体,其形状如同树枝,且色彩多样。它们不仅可以做装饰品,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们喜欢珊瑚鲜艳的形状和奇特的色彩,将其作为重要的有机宝石。珊瑚既可用来制作首饰,又可作为盆景。北京故宫珍宝馆展示的铜镀金錾珐琅海棠式盆红珊瑚盆景便是采用整枝红珊瑚制作而成,高66厘米,仿佛一棵挺拔的苍天古木,树干遒劲粗壮,树枝分布均匀,形态自然逼真,色泽光鲜纯正,实属难得的珍品。
  A.“制作”是动词,“挺拔”是形容词,“不仅”是连词。
  B.“自然逼真”“色彩多样”都是并列短语,“有机宝石”是偏正短语。
  C.“珊瑚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珊瑚虫及其分泌物和遗体构成的组合体”这个句子中,“组合体”作宾语。
  D.选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形状”和“色彩”调换位置。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易安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B.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我国古时候,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D.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
  7.对下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甲】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初见嵩山宋??张来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解】:①张来: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②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走于道路。③豁我怀:使我开怀。
  A.甲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态,体现他决心摒弃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B.乙诗第三句中,“日暮”点名了时间,天已傍晚。“北风吹雨”为下文嵩山的出场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贬谪后抑郁苦闷的心情。
  C.甲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写出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乙诗尾句的“出”字运用以静写动的手法,赋予了山峰动感。
  D.甲诗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乙诗尾句中的“清瘦”是诗人高洁傲岸的人格操守的写照。
  (二)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8—11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
  是夕,天宇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