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10字。

  江夏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Ⅰ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面对韩国“偷文化”,除了谴责我们还能做什么?
  ①前段时间,韩国女子组合blackpink成员金智秀的预告视频中出现了水墨画、簪子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然而她的所属公司却在新闻通稿中表示该预告“充满了韩国古典美”,此言一出便立即上了微博热搜,又在网上引起一轮关于韩国“偷文化”行为的争议。
  ②熟悉韩国娱乐圈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几年类似的韩娱偶像“偷文化”现象可谓屡见不鲜,这种文化挪用的行为固然十分不妥,其造成的恶劣影响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但我们从一次次的舆论风波中也可以看出,若仅仅只靠中国网友的抗议,实际上并不会对事件产生多少有效的干预——每次在网友们义愤填膺的讨伐之后,过段时间下一个偶像仍然照偷不误,粉丝仍然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偶像辩护,相关微博话题的广场最后又沦为“粉黑大战”的战场。
  ③为何韩国近年来总是偷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这是由韩国深刻的文化自卑所影响的。韩国自近代以来,经济上取得巨大发展,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然而在历史文化上,却缺乏像中国一样拥有5000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本国稀缺的文化资源让其国民无法接受,于是他们迫切想要构筑自己的文化体系,哪怕是虚构。韩国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虚构自身历史文化的方式,就是去“偷”中国的文化。于是偷中国文化的现象自韩国崛起以来在韩国火行其道。
  ④然而,如果换一个视角,我们就会从韩国“偷文化”现象盛行的背后发观我国文化输出能力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为如果自身的文化在世界上已经具有足够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那么他国东施效颦的文化谎言只会不攻自破。因此,要想有力回击“偷文化”现象,除了民间自发的抵制之外,我们还需要实现更加强有力的文化输出,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文化正名。而要实现这种强有力的文化输出,又必然离不开国家政策系统性的支持。
  ⑤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韩国是怎么做的。在政策方面,韩国在1998年制定了“文化立国”政策,截至2020年8月,韩国文化和信息服务中心已在非洲、亚太、欧洲和美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2个韩国文化中心,以推广韩流。而在形式方面,韩国的文化输出具有“以娱乐产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鲜明特点。不同于枯燥的说教,韩国的文化输出擅长采用大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韩国的影视剧和流行歌曲中,观众看到的不只是剧情内容和唱跳表演,其背后还有韩国的饮食文化、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等,在潜移默
  化中影响着人们对韩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⑥反观我国,虽然我们也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但产出的内容却往往过于严肃正统,与年轻人的兴趣点脱节,无法吸引人们自发地观看。虽然娱乐流行文化经常被评判为肤浅庸俗,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只有凭借着流行文化的载体,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触及更广大的受众。试想,如果让不甚了解亚洲文化的西方人在观看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片和观看一场偶像组合的歌舞之间进行选择,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而后者能传递出来的文化感召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亚于前者的。
  ⑦当然,我并不是说文化输出就要“娱乐至死”,我只是认为我们需要在政策层面重视流行文化在文化输出中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并且将其与严肃的文化科普宣传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全方位的文化输出——或许有这样一条可能的路径:我们利用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再引导其中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群体系统性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
  ⑧总而言之,事实胜于雄辩,在批判韩国“偷文化”现象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政府和民间一齐发力,想办法提高本国的文化输出能力,创新文化输出的形式,用实际行动让真正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彭蕾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关于韩国“偷文化”现象盛行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韩国娱乐圈的偶像即便有文化挪用行为时,不少粉丝就会千方百计地为其辩护。
  B.韩国稀缺的文化资源与其经济发达反差太大,国民迫切希望构筑自己的文化体系。
  C.韩国的文化输出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采用大众化流行化的形式,易于让人接受。
  D.我国文化输出在世界上尚未具有足够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文化容易被挪用。
  2.下列对于中国文化“输出能力”不足之处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还不够强。
  B.宣传中国文化的教育片缺乏文化感召力。
  C.中国文化产出的内容往往过于严肃正统。
  D.中国文化在宣传时过于拒绝娱乐流行文化。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我国的文化输出能力?(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大地
  ①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