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80字。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古诗积累填空(3分)
(1)白居易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颈联是:“ ,”浅草才能没马蹄。诗句中“才能”的“才”字是 的意思 。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绝巘多生怪柏 绝:
(2)猿则百叫无绝 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鳞: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7题。(15分,每小题3分)
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中国“和”文化在社会领域的体现。
②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______着整合不同诉求、尊重多重需求、协调化解矛盾等积极社会作用,因而在慢长历史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清代大臣张英______家人礼让邻里,留下“六尺巷”的故事,体现出人际关系中以和为贵、以让为贤的行为风范;传统社会倡导的“无讼”理念,主张遇争谦让、息事避讼,______避免以打官司的方式解决纷争,彰显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明清时期州县和乡里设立中明亭和旌善亭,亭壁上镌刻善人善事、恶人思事,以______勤劳质朴的乡风、宽厚仁慈的民风。
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中充满不确定性。在诸多不确定性中有一点是确定的,这就是人类前途命运的休威与共前所未有,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其同体。只有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就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④在尊重“不同”中寻求“共同”[A]在包容“不同”中谋求“大同”[B]这是对和而不同社会观的当代诠释,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C]为世界谋大同的智慧和担当[D]有助于凝聚共建和谐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3.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慢长 B.彰显(zhāng) C.镌刻(juān) D.仁慈
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给当的一项是( )
A.发展 劝阻 绝对 培育
B.发挥 劝诫 绝对 养育
C.发展 劝阻 尽量 养育
D.发挥 劝诫 尽量 培育
5.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项是( )
在尊重“不同”中寻求“共同”[A]在包容“不同”中谋求“大同”[B]这是对和而不同社会观的当代诠释,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C]为世界谋大同的智慧和担当[D]有助于凝聚共建和请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A., B., C., D.,
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项是( )
只有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就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A.只有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B.只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就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C.只有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基础上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D.只要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基础上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就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7.将“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也是促进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智慧”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第②段开头 B.第②段结尾 C.第③段开头 D.第③段结尾
二、阅读(共4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题(3分)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服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听觉角度描绘边塞氛围,鼓点声声雁鸣悠长,热闹非凡。
B.领联从触觉和视觉角度表现秋夜寒凉,作者眼望明月情归故乡。
C.颈联叙述了战乱给普通家庭造成的灾难,亲人离散、生死不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