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90字。
《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B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谑(nüè) 慰藉(jiè) 女娲(wā) 舟楫(jí)
B.神妪(yù) 创伤(chuāng) 溽暑(rù) 校注(jiào)
C.虞姬(yú) 李煜(yù) 玉砌(qì) 将进酒(jiāng)
D.星宿(sù) 窥视(kuī) 燎原(liáo) 罗襦(r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
B.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演奏
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
C.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终止
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随意
D.侵晓窥檐语 侵:渐近
燎沉香,消溽暑 溽:炎热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事①
陈与义②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①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逃亡等。②陈与义: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社会动乱,使人痛心至极,不忍诉说。
B.二、三两联紧扣题目,从“感”字展开,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诗人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诗人虽然飘浮不定,但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4.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凉①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