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90字。

  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三期末(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
  2.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4.小闵同学看到水池里原本呆呆停在那里的鱼儿,突然游向远处,不觉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两句“         ,          。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伯父君谟,号“美髯须”。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递一夕不能寝。盖无心与有意,相去适有间,凡事如此。
  【注]①燕: 同“宴”。
  5.【乙]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学        (人名)。(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临溪而渔         
  (2)偶顾问曰     
  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D.(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8.【甲]诗【乙]文都出现了“喧”字。【甲]诗作者因“□ □”而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乙]文通过宾客“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表现了太守       的思想。(6分)
  9.【甲]诗“悠然见南山”一句有版本作“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不如“见”,用【丙]文的话说,“望”出于“        ”而“见”出于“           ”。【丙]文给我们的启发是           .(7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5分)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②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让文化融入课堂,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探索“研讨式、体验式、沉浸式”课堂模式;为文化打造载体,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普及,举办各类学习宣讲、征文演讲、分享交流活动;还可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见贤思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