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580字。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它放置于长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那种认为只需要几个发明家就能让18世纪的英国机器轰鸣的想法显然是太拙劣,连小孩子都骗不了。所有现代技术的关键工具,如时钟表、印刷机、磨房、指南针、织机等,在其他文明中都有。中国人、阿拉伯人和希腊人远在北欧人之前就在许多领域中率先使用机器,掌握了大量技术,只是并无“机器体系”这个概念。作为机器体系发展核心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也许正因为它们并不源自西欧文明,在这里也就没有天敌,就像不远万里来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一样,生长得格外迅速、蓬勃。
  在机器出现的最开始的700年内,时空概念的变化对现代机器体系的成形有关键的作用。寺院在新的时间概念的出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当时世俗反复无常、飘忽不定的时间观念相反,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按规定时间,每天重复无误地进行着。机械钟表传出寺院,按时传送的钟声使工人和商人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律性。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从遵守时间到按时服务到按时记账再到按时分配,在这个进程中,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起关键角色。
  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在时钟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它都是机器的出色代表,也是机器的典型符号。其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带头的,即使到今天,时钟仍然无处不在,为其他机器所不及。时钟还是一种有能源驱动的机件,其“产品”是分和秒。它把时间和人们的具体活动的事件分离开来,帮助人们建立这样一种信念:存在一个独立的、数学上可度量其序列的世界,这是科学的专门领域。就人的机体而言,机械时间更显得是一个外部的事件:人类生活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脉搏、呼吸都与人的情绪和人的活动有关。对于长达几天的时间间隔,人们往往不用日历测量,而是用其间发生的事件来度量:牧羊人用母羊生小羊的时间来度量;农民用播种和收成来度量。如果说生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时间尺度和规律,制约生长的不仅是物质和运动,还有生长的发展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演化历史。机械时间展开来是一连串数学上的孤立的时刻,而有机体的时间,柏格森称为时段,其效果是累积的。在一定意义下,机械时间可以像时钟的指针或者动画的一个个画面,向前或向后走。而有机体的时间,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经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这样一个周期。
  根据桑戴克的说法,公元1345年,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划分成60分钟、将一分钟划分成60秒的做法。正是这种将时间划分的框架,愈来愈成为人们行动和思考的参考点。到16世纪末,在英国和荷兰已经出现小型家用时钟。像汽车和飞机一样,有钱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机器文明绝非突然出现,作者否认发明家们对英国工业革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B.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这种新的、与机械关联的时间概念与寺院常规活动相关。
  C.农民种田的时间原是根据庄稼成熟的节奏来制定的,其生活节奏与庄稼生长阶段有关。
  D.随着时钟的普及,人们有了增加时间和节约时间的习惯,西方人也以“守时”为重。
  2.根据原文关于钟表技术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工业的关键机器并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领先的,也是其他机器难以望其项背的。
  B.传到欧洲的时钟表,与传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遇到非常适合自己的环境,发展迅速。
  C.机械时间由一连串数学上孤立的时刻构成,在一定意义下可以顺向或逆向运动,而有机体的时间只能朝固定方向运动。
  D.时间因钟表被精确地测定到秒,清晰的时间节奏代替模糊的生命节律,分离时间与生活,打乱了生物的生长规律。
  3.根据原文第一段,下列观点中刘易斯•芒福德最不可能同意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现代科学是在古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及其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中华民族率先使用大量先进技术而未形成技术体系关联,这一定程度上使发展受阻。
  C.中国发明的火药让昔日依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推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D.现代工业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具有漫长铺垫的、多元渐进的过程。
  4.“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看法的理解。(4分)
  5.对比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请分析文本中的对比论证。(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英珠
  葛亮
  车入日隆,已是黄昏。我们在一家银器店门口遇见了藏女英珠。她赶着两匹当地的矮马,上坡的时候,还在马屁股上轻轻推一下。嘴上说,都是我的娃,大的叫银鬃,小的叫鱼肚。
  她还告诉我们,去著名的景点大海子,要行经崎岖泥泞的山路,非人力可为,希望我们能租借她的马。她说完这些,态度羞涩地低头,似乎在提出一桩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同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